40从半年报看重庆如何稳住经济大盘

稳字当头,稳中有进!上半年,重庆全市GDP实现.64亿元,同比增长4.0%。

今日,我市举行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半年,重庆稳经济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全市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细化分析,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6倍、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1%……这些数据,一方面,凸显重庆经济的韧性,提振了信心;另一方面,又体现经济增长的后劲,未来发展可期。

对重庆经济半年报怎么看?发展后劲何在?就此,两江观察邀请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易小光、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教授进行解读。

上半年重庆主要经济数据一览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同比增长4.0%。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2亿元,增长5.8%;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亿元,增长5.4%;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亿元,增长2.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其中6月份增长6.1%,比上月提高2.2个百分点。

●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3.5%。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6月份增长1.3%,较上月回升5.3个百分点。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6.9%,其中,6月份增长5.4%,较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6.4%。

稳字当头

对当前经济运行,重庆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稳住经济基本盘,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从经济基本盘看,今年一季度,重庆经济实现了“开门稳”,尽管二季度增速有所回落,但重庆经济运行的韧性较强,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

易小光认为,一季度重庆GDP增长5.2%,上半年增速为4%,均高出全国平均增速,说明重庆经济大盘回升趋稳态势明显,彰显发展韧性强、后劲足的特点。

李敬也认为,今年以来,重庆与全国一样,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在此背景下,重庆上半年经济发展保持较好韧性,延续恢复发展态势,总体运行平稳,实属不易,尤其是稳字当头、稳中有进抓得深、抓得实——

总体稳。上半年,重庆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2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亿元,增长2.8%,这几个总体指标增速均表现不错。

粮食稳。上半年,重庆粮食产量.40万吨,增长1.1%;油菜籽产量54.73万吨,增长4.3%;蔬菜播产量.0万吨,增长5.1%,守稳了“米袋子”“菜篮子”。

就业稳。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0.07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4%,其中二季度平均值和6月份均为5.4%,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波动相对较小。

物价稳。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降”,如食品烟酒同比上涨0.5%,衣着上涨0.2%,医疗保健价格下降0.3%。

▲7月15日,蓝天白云下的重庆主城区。谢智强摄/视觉重庆

在李敬看来,上半年重庆投资稳、工业稳、主导产业稳,从而支撑了重庆经济整体稳的良好局面。

投资稳。从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看,上半年,重庆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6.9%,其中,6月份增长5.4%,较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特别是备受瞩目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2%,工业投资增长12.4%,呈现企稳回升的势头。在科技创新上,投资同样表现不俗,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1%,较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8.4%,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40.4%,延续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工业稳。工业是重庆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让重庆经济稳增长有了坚实基础。上半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其中6月份增长6.1%,比上月提高2.2个百分点,触底反弹发展趋势明显。全市39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达71.8%,夯实了工业经济增长基本盘。

主导产业稳。经过多年努力,重庆已经形成以汽摩、电子、装备制造、材料工业、能源等重点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基本完成由国家重要老工业基地向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的转型。上半年,重庆汽车、消费品分别增长9.1%和8.0%,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0.8%和22.8%,支撑作用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0%和9.4%,分别高于规上工业0.7和3.1个百分点,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6月18日,永川长城汽车重庆智慧工厂焊装车间,智能化机器人在焊装汽车部件。陈科儒摄/视觉重庆

颇有“新”意

受访专家表示,上半年重庆经济的一大亮点是:多举措稳链强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稳经济大盘奠定重要基础,经济企稳回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两江观察梳理发现,上半年,重庆经济发展颇有新意,与其盯紧“新”字做文章密切相关。

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国家“东数西算”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启动建设,由长安、华为和宁德时代共同打造的高端新能源汽车阿维塔11亮相,获批数字人民币试点,重庆市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渝中区)建设启动……重庆创新驱动发展动力澎湃。值得一提的是,6月25日,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科技创新“头号工程”的金凤实验室揭牌投用,将聚焦生命健康领域,产出引领性创新成果,成为重庆实验室“新样板”、国家实验室“生力军”。

抢抓新业态。预制菜是一个拥有万亿元级市场规模的新赛道,作为在疫情之后快速发展起来的新业态,发展空间巨大。6月,梁平举行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峰会,中国西部预制菜产业园冷链物流及国际食材分拨平台、辐照平台开工暨招商项目等共24个项目集中签约,累计投资达45亿元,进击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保税业务也是重庆外贸新业态之一。4月,新航(重庆)航材分拨中心正式揭牌运营,该项目在全国首创了“以航空公司为单元”的保税航材监管模式,实现了保税航材跨关区便捷调拨存放、统一监管,便利企业多点调拨使用。

“专精特新”企业成势。5月24日,重庆瑜欣平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交易,总市值突破40亿元,成为重庆第16家成功上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据统计,目前重庆有“专精特新”企业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家,今年1-5月,重庆“专精特新”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7%,成为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新兴消费活跃。上半年,重庆新能源汽车销售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6倍,占全市限上汽车类商品的比重为14.3%,较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有效促进消费持续恢复。首届中国(重庆)国际消费节点燃城市“烟火气”,余场国际时尚消费促进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重庆味、国际范”的消费场景,提供多形式、趣味式消费体验。

▲7月8日,两江新区光环购物中心,市民正在挑选新能源汽车。龙帆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后劲十足

研判重庆经济,既看当前之“形”,也看长远之“势”。

李敬认为,重庆经济发展的后劲体现于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壮大取得双向突破,尤其是实现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两大主导产业的融合发展,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布局上抢占了先机。

以汽车产业为例。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之一,重庆汽车产业目前形成了以“长安系”为龙头、十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近千家零部件企业为支撑的“1+10+”汽车产业集群,“重庆造”汽车产量约为万辆。今年1—5月,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高于全国平均69个百分点,“重庆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整体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第一阵营”。未来各类新车型陆续上市,重庆汽车产业规模将进一步壮大。

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视野看,川渝两省市的汽车产业年产值超过亿元,年产量近万辆,全国占比近12%,是全国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之一。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两省市将共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万亿汽车产业集群。

投资“马车”拉动效应将愈发凸显。上半年重庆市级重大项目实现了完成投资、开工率和完工率“3个增长”。其中,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5%,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5.9%,超额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截至6月底,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开工个,完成投资亿元;其中今年以来完成投资.8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58.3%,为未来发展积蓄发展势能。

▲6月30日,重庆团结村中心站,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突破00列。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易小光表示,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业,当下的项目就是以后的就业和税收,上半年重庆投资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将为下一阶段发展释能放量。具体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特别是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快速推进,对区域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工业投资、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将优化重庆未来产业结构,增强发展竞争力;社会及民生领域投资加快,将改善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增强对人力资源与人才的集聚能力。总之,一系列有效投资,将增强我市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消费“马车”是重庆发展长期向好的潜力所在。上半年,重庆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28.95万户,同比增加9.51%,全市市场主体达到万户,较去年底增长3.02%,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投资意愿持续升温,有助于推动消费恢复发展。

出口“马车”有望持续给力。上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2.5%,高于全国整体增幅3.1个百分点;其中,6月单月进出口总值.1亿元。无论是6月单月还是上半年,重庆都创下了外贸进出口的历史新高,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为重庆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此外,区域创新“枝繁叶茂”蕴含发展新动能。西部(重庆)科学城与大学城融合创新,滚动实施校地院地合作项目43个;两江新区协同创新,累计引进新型研发机构46家;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绿色创新,启动建设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各区特色化差异化创新,将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重庆经济运行半年报体现出“稳”“新”和“后劲足”等特点,成绩来之不易。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全市经济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恢复基础还需要巩固。下阶段,要继续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狠抓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编辑/吴风责校/慕云歌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811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