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商业化探路车路协同成关键点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

历经十年探索,无人驾驶目前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9月8日18时许,经济观察报记者下载了“萝卜快跑”APP,萝卜快跑是百度旗下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出行平台,在今年2月17日,“萝卜快跑”落地深圳南山,开放了常态化示范应用。

打开萝卜快跑APP后,记者在设定起终点时发现,目前萝卜快跑的出行服务仅支持在APP内设定的固定站点内选择,并不能做到如网约车、出租车一般的“招手即停”或自由选择起终点。

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北门的上车点,记者呼叫了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将行程终点设定在约四公里外的深圳大学公交站。

5分钟后,一辆身上印有“萝卜快跑”字样的白色红旗SUV缓缓停靠在路边,记者注意到,该车顶部覆盖着大型传感器模块,凸起的激光雷达似乎正在扫描还原四周路况。

同常见的网约车不同,这辆前来接驾的无人驾驶汽车,在车尾特别标注了“测试驾驶、随时停车”的字样。

进入车内,记者看到汽车的主驾上坐着一位工作人员。

“我是本车的安全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我们无人驾驶汽车需要配备安全员,在突发情况下好紧急接管车辆,保障行车安全。”在记者提出有关其身份的疑问后,该工作人员如是说。

随后,车中的安全员核验了记者的健康码,在记者于副驾后方的屏幕上输入手机尾号后四位确认身份后,汽车便缓缓启动。在行驶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该车的整体行驶速度并不快,保持在20至30公里/小时之间,而主驾上的安全员,双手在全程都未曾触碰方向盘。

由于正值下班高峰期,路上的车流量较大,但记者所乘坐的这辆Robotaxi在加速、避让、转弯及减速等方面都表现得十分自然,在体验上与记者平常所坐网约车并无差异。

十几分钟后,车辆顺利抵达目的地,在记者打开萝卜快跑APP准备付款时,意外发现本次行程竟无需收费。

上海一家Robotaxi企业产品经理王静明告诉记者,从政策、运营及成本等多个维度看,Robotaxi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落地距离依旧很远。

“现在与其说是商业化落地,不如说是大规模实景测试,包括百度在内的公司眼下都是‘赔本赚吆喝’”,王静明说。

Robotaxi商业化探路

“目前无人驾驶商业化落地,各家公司都在根据不同场景分赛道去玩,其中Robotaxi是进展比较快的领域,而落地规模最大的就是百度。”国内一家头部车企的无人驾驶技术负责人程增木告诉记者。

他向记者介绍称,按照当前政策要求,开展无人驾驶出行服务需要沿“无人化测试、示范应用再到无人化运营”的过程展开,在相关企业满足里程、订单量要求,且无有责事故的背景下,方可申请无人化出行运营资格。

自7月20日,北京市开放国内首个无人化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之后,8月8日,重庆、武汉两地也发布了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

仍在示范应用阶段的深圳不同,记者从百度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萝卜快跑”当前已在重庆永川区及武汉经开区两地,以完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形式提供出行服务并收取费用。

记者了解到,在目前萝卜快跑的计价规则中,起步价为16元/2公里,里程费则为3元/公里。而当前主流网约车平台的起步价与里程费则分别为11.5元/2.6公里、1.8元/公里。

在少了“司机”这么大一块人力成本后,Robotaxi的定价对比起传统网约车却似乎并不具备任何优势。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Robotaxi当前商业化还面临很多困难,现阶段没有赛道内一家公司是挣钱的。”在与记者讨论Robotaxi商业化前景时,程增木直言。

程增木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已落地的Robotaxi平台,现阶段运营收入极低,面向用户开放的服务要么是免费、要么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费用。

在武汉体验了Robotaxi出行服务的市民小朱也向记者证实,其使用萝卜快跑呼叫出行服务时,会获得APP发放的大额优惠券,一趟标价20元左右的行程,最终只需支付几块钱,而从成本角度上看,以高于网约车价格运营的Robotaxi,也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方能收回单车成本。

“跟滴滴不一样,Robotaxi是一个重资产行业,不算单车采购或制造成本,仅仅是把一辆普通的车改装成无人驾驶车一般需要15万,改装费用已经能赶上常见网约车型的售价了。”程增木说。

“所以目前在Robotaxi赛道的企业,要么选择找主机厂合作,要么像百度亲自下场造车。”他进一步表示。

在7月21日举办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旗下最新无人驾驶车型ApolloRT6。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在会上透露,“ApolloRT6的量产成本在25万元,降低至业界的1/10,和市面上的普通新能源车价格差不多。”

据百度方面测算,在一线城市中,一辆ApolloRT6投入运营后,以5年运营周期计算,其单车月成本仅为元左右。“未来打无人车,要比现在打车便宜一半。”百度CEO李彦宏在会上指出。

根据知名咨询公司IHS的测算,到年,Robotaxi将占到共享出行市场的60%以上,市场规模预计超过1.3万亿。

对于机构及相关企业的乐观估计,程增木对Robotaxi商业化看法则谨慎得多。

“Robotaxi当前对于各家厂商的意义更多的在于验证算法“秀肌肉”。我个人觉得企业最终还是不太可能靠Robotaxi去挣钱,最终还是要回归TC的端口,像主机厂一样,将无人驾驶汽车真正的卖给消费者。”他说。

车路协同才是关键点

在记者走访无人驾驶业内人士时,不少受访者都向记者表示,相比起运营策略、成本问题,车路协同也是Robotaxi实现成熟的商业化运营所必备的一大条件。

王静明告诉记者,Robotaxi是自动驾驶所针对场景中最复杂的一个,而现有的技术条件还做不到让自动驾驶汽车从容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前段时间有个短视频传得挺火的,就是一辆特斯拉把前面一辆车尾挂的红布,识别成了雪糕筒,这也反映了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存在的局限性。”王静明说。

在程增木看来,从单车智能的角度上看,国内的自动驾驶技术在软、硬件领域都能算是国际领先水平,在各地示范区所获得的用户反馈也都十分不错。但他认为,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00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