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难,是伴随中国发展绕不开的敏感词汇。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人,较上世纪末人的死亡人数已经大幅下降。但是,煤矿行业数百万从业人员的安全问题,无时无刻都在牵动着国人的敏感神经。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信息还是在年12月5日登上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头条版面。12月4日,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矿发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24人被困井下,已发现18名遇难者。就算是没有煤矿行业从业经历的人都会知道,一氧化碳之于人的危害性有多大!二十多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不知道又要有几个家庭因此而失去父亲、丈夫、儿子?失去亲人的痛苦是无法用金钱挽回的,平平安安上班,安安全全下班,应该是所有家人的心声吧,愿逝者安息!
煤矿矿难抢救从小生活在矿区,对各种各样的煤矿伤人、死亡事故早已司空见惯。年5月,迷茫徘徊之际,迫于生计,经过国有煤矿的招工考试、体检合格后,我有幸进入煤矿行业,成为一名普通的井下掘进工人。在此,我以我一年短暂的井下工作经历,带你走进一名煤矿工人真实的百米井下工作生活。
煤矿工人长这样煤矿是高危行业,煤矿工人时时刻刻都要防范瓦斯、顶板、透水、煤层突出等灾害事故。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是对矿工最基本、最硬性的要求。面试体检合格、签订劳动合同、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新工人就会被分到煤矿采区,进入队组,分配到一线从事采煤、综掘、巷修、保运等不同的工作。
井下工作面,工人在工作。煤矿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煤矿工人是8点、4点、0点三班连轴转的工作制度,是真正没有白天黑夜的工作。虽然名为八小时工作制,但工人每班都要提前到达矿区点名室,开班前会,安排当班工作。由于井下工作面离地面几公里远的距离,加上劳动任务繁重,每天在井下的时间十到十二小时左右。
井下工人正在工作掘进工每小班10人左右,工作内容是从地面带工作面需要的各种支护材料,二三十斤的卡具,四五十斤的油料,几乎每班必带,而且是步行进去,地面到井下工作面几千米远的距离,正常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到工作面还要准备大件的支护材料,二三百斤的U型梁,锚杆锚网,木料,都要人工一件件往工作面运,汗流浃背是常态,可以想见,矿工的劳动强度、辛苦程度之大。
工人正在吃班中餐工人在休息其实综掘工作面危害性最大的是粉尘,综掘机一旦运行起动,井下巷道全是灰尘,最密的地方能见度1米以内,对比地面的起雾天气,可以想见,那是种什么样的场面,长期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工作,职工的健康根本没有办法保证。粉尘只是矿工要面对的众多灾害中的一个,在正常的工作状态下,工人还要时刻防范瓦斯、冒顶、煤层突出,机械伤害等等事故的伤害。所以说,煤矿工人真的是一群玩强的个体!
这是我在煤矿一年工作经历的一点点体验,没有高大上的语言堆积,因为这是朴实的工作,我不知道要怎样去描述!
真实的煤矿工人煤矿工人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群体,他们还在延用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分记工制度,不是按劳分配,你完全无法想象那里面的不公平、不合理。管理也是简单粗暴,没有人权公平可言。他们没有技术,他们没有学历,他们在用生命和汗水,在为祖国的建设做着朴实的贡献。他们没有伟大的宣言,只是迫于生存的压力!
致敬最可爱的黑“金”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