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古邻水而居,择水而憩,地方依托河流不断发展壮大,流域居民亲切地称呼这样的河流为“母亲河”。在重庆,母亲河就是长江。巍峨秀丽的长江三峡、气势恢弘的两江交汇、8D魔幻的道路交通……勾勒出重庆的轮廓。若要品味老重庆的味道,还得看看长江边上的那些古镇。本期探长就为大家整理了几个伫立在长江边上的古镇,趁着周末去打卡吧!
十里老街,一品古镇——永川区松溉古镇
“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这就是松溉(jì)古镇,因境内有松子山和溉水而得名。历史上的松溉,水路有上、中、下三个码头,历来是商贾来往重庆的物资集散枢纽。
这里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幽静的十里老街,还有丰富的人文遗址以及独特的长江文化。其十里青石板路蜿蜒曲折,雄居重庆古镇之首,有赛龙舟,龙灯腰鼓、钱枪等民俗表演也别具特色。
抗战重镇,山城余韵——江津区白沙古镇
白沙古镇因阳光照在长江江畔沙粒呈现白色的名,古镇内的朝天嘴码头是长江流域唯一保存完好的川江古码头,有“小朝天门”之美誉。如今,朝天门码头已经改头换面,白沙镇反倒隐隐体现出一股老重庆的味道。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美宜人的风景名胜、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在白沙古镇,东华老街、石坝街、吊脚楼、老渡口、抗战人文遗址等景点依旧焕发着往日的光彩。走在白沙的青石板路上,感受古镇镌刻的旧时光。
千年古镇,百年橘乡——九龙坡区铜罐驿镇
铜罐驿镇素有“千年古镇,百年橘乡”之称,因地处长江北岸,明朝时被设为驿站,曾与鱼洞驿、木洞驿并称重庆三大水驿站。古有传谣“金剑斩龙脑,铜罐煨仔鸡”,铜罐驿因此得名。如今,在铜罐驿老街仍能看到部分保留下来的驿站文化。
镇内现存于市级文保单位周贡植故居及烈士墓,有区级文保单位百年天主和巴人船棺遗址,有万善桥、巴县一中校址等不可移动文物11处,还有六子冲、魔术、铜罐驿民间故事、小锣鼓调、“大红袍”柑橘种植技艺、石工号子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洞出神木,古色古香——巴南区木洞镇
木洞古镇位于巴南区北部,北靠长江,始建于唐代,兴于明清,是巴县于涪州(今涪陵)间的交通要道,是连接川黔重要的水码头,是长江水运中转站和商贸集散地,号称进出重庆的水路第一码头。
特殊的地理、发达的水运催生了木洞繁华的商贸,使之一度成为川渝名镇。唐代大诗人王维路过木洞,望江面商船云集,感慨木洞的水市繁华,写出了“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诗句对其加以赞美。
风情别致,古今并存——涪陵区蔺市镇
蔺市古镇位于长江南岸的“中国榨菜之乡”涪陵西郊,这里滨临长江,自古是长江黄金水道、重要水码头,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商贸繁盛。年10月,蔺市古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古镇四面环山三面绕水,镇内有文庙、王爷庙及南华宫、万寿宫、禹王宫等宗教场所,另有鲁班堂、太平池、龙门桥、碉楼等历史遗迹十余处。其中,文庙和龙门桥属市级文物保护场所,修建于明清时期的街巷和现代桥上建筑,风情别致,古今并存,让人流连忘返。
巴盐古道,魅力西沱——石柱县西沱古镇
西沱古镇古为巴州西界,比邻长江南岸的回水沱,所以被称为“西沱”。其场镇是长江上唯一一个全程垂直于等高线布局的场镇,有“万里长江第一街”之称的石梯千步。纵情于这青石板坡的怡然自得里,颇有一种大隐隐于市之感。
早在宋时,西沱古镇便为巴盐古道的起点,从水路运到这里的盐,再又背夫们经由云梯街运往别地。至清朝乾隆年间,这里已是“水陆贸易、烟火繁盛、俨然一沼邑”。如今,“背夫”这一职业成为西沱的历史符号,将西沱的历史向人娓娓道来。
长江从唐古拉山脉发源,波涛汹涌地铺展开来,江水奔涌着巴蜀人民的热情火辣,孕育了意蕴深刻的长江文化。而那些依长江而立的古镇,浓缩了千年时光,像是被人遗忘的世外桃源,正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她的美,你准备好了吗?
本文声明: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