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时节,放眼中华大地,处处是动人色彩——金黄的稻田,碧绿的菜地,多彩的果园沉甸甸的丰收,写在大地上,映在乡亲们心里。农民朋友用自己的方式“庆丰收迎盛会”,奋力绘就一幅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黑土地上铺金毯,江南粮仓稻谷香,收获之歌在神州大地唱响。
中国农民丰收节
江苏省太仓市东林村又迎来了一年水稻大丰收。近年来,东林村通过“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的“四个一”农牧循环,摸索出一条现代农牧业循环发展的路径,村级经济突破万元。江苏省太仓市政协委员朱自元摄
稻田染秋披“金装”
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温泉镇西营村,金黄的稻田与苍翠的青山、错落有致的民居、通村达户的公路相映生辉,呈现出一幅美丽的“丰”景图。眼下,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水稻相继披上“金装”,丰收在望,成为秋日一道绚丽景观。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高山优良品种水稻的种植及管理力度,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吴均奇摄
“皖中粮仓”抢收中
安徽肥东县店埠镇花滩社区合肥禾丰农机化服务合作社,农民驾驶收割机抢收中稻。初秋时节,有“皖中粮仓”美誉、位于江淮分水岭南侧的肥东县,万亩水稻渐次开始成熟,农民抢抓天晴好时机,进行收割,确保颗粒归仓。方好摄
种紫薯促增收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茶岭镇年丰村村民在分拣车间包装紫薯。年丰村今年种植紫薯亩,预计年产紫薯30万公斤,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同时带动百余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檀志扬摄
兴安好味“稻”
近年来,内蒙古兴安盟利用“兴安盟大米”品牌发展优势,结合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现代化”发展方向,通过打造“农业+旅游”的农旅产业发展模式。在“兴安盟大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下全盟水稻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余万亩、水稻产量稳定在70余万吨、销售收入稳定在20亿元,从打造特色到形成特产、从产品优质到市场优销、从本地品牌到唱响全国……带着一年又一年丰收的喜悦,持续推进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在9月14日的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召开的年“兴安盟大米”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上获悉,今年年末,兴安盟水稻产业全产业链产值,正朝着一粒米撬动百亿元产值的目标奋力冲刺。毕力格摄
金秋时节抢收忙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杜尔基镇双金嘎查万亩稻田喜迎丰收,进入陆续的收割期。当地农民抢抓农时,通过机械农具进行收割、搬运。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本报记者田福良摄
“校园农场”喜丰收
近日,贵州省凯里市第四小学科学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农场”参加播种蔬菜、收割水稻等特色劳动课程,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近年来,贵州省凯里市积极探索学科课程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因地制宜利用校园建筑楼顶、过道墙面等平台开辟“校园农场”,种植水稻、玉米、辣椒、西红柿等农作物,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种植探究、亲近自然的平台,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肖霖摄
山村“晒秋”图
仲秋时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刚边壮族乡优质稻喜获丰收,当地农民抓住晴好天气抢收晾晒稻谷,山村里随处可见丰收的“晒秋”图景。图为9月17日,从江县刚边壮族乡刚边村村民在晾晒稻谷。罗京来摄
秋日采藕忙
近日,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玉皇观村,村民抢抓农时采挖莲藕。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双才镇玉皇观村余亩莲藕进入收获时节,当地藕农趁着晴好天气,抢抓农时采挖,分拣、装运莲藕,确保市场供应。兰自涛摄
秋桃迎丰收
四川省华蓥市禄市镇姚家塝村秋桃喜迎丰收,党员干部与群众在桃园展示刚采摘的“订单”秋桃。邱海鹰摄
感受丰收的喜悦
重庆市永川区兴龙湖小学“一粒米的故事”之打谷子劳动实践课程在校园举行。活动中,老师给学生们讲解“一粒米的故事”,并通过割谷子、打谷子、晒稻谷等劳动实践课,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劳动的辛苦、快乐,感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以及感受丰收的喜悦。陈仕川摄
高山水稻抢收忙
重庆市丰都县栗子乡栗子社区4组,村民抓紧晴好天气抢收水稻。近年来,丰都县栗子乡利用高海拔地区无工业污染源、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把发展绿色环保无公害的优质水稻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确保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熊波摄
葡萄喜丰收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唐墩果园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鲜食葡萄陆续成熟,农民在田间采收、装车,一派丰收景象。该合作社今年种植的葡萄亩产量达公斤,主要销往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预计今年销售额在万元左右。陶维明摄
红辣椒晾晒忙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镇十坝珍珠滩上,辣椒种植农户们紧抓天气晴好时机忙碌着晾晒“订单红辣椒”。连日来,高台县黑泉镇种植的多亩辣椒进入全面采摘晾晒期,田间地头到处是种植农户们采摘和拉运到晾晒场上摊开晾晒的忙碌景象。王将摄
喜上眉梢
第二十届好想你红枣文化节期间,河南新郑近2万亩红枣迎来收获期。今年当地在特色采摘游的基础上,拓宽销售渠道,帮助枣农增收。本报记者王有强摄
金果飘香季
金秋送爽,河南省宁陵石桥镇万亩梨园内,一个个金灿灿、沉甸甸的酥梨挂满枝头,梨园里处处可见忙碌的采摘身影,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徐硕摄
红山村里“晒秋”忙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红山村13户村民全部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从贵州搬迁落户到这里的彝族、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农民。秋收时节,村民正忙着抢收、抢晒玉米、辣椒、花生、黄豆等农作物。图为9月7日,姚圩镇红山村的少数民族村民在晒秋。廖海金摄
秋收图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32万亩小麦迎来丰收季,联合收割机穿梭麦田,到处都是一派丰收景象,确保颗粒归仓,答好“丰收答卷”。李雪梅摄
忙“三秋”迎丰年
金秋时节,在“晋南粮仓”山西运城市,“三秋”将进入大忙季节,农民们抓紧晴好天气抢收抢种抢播,确保颗粒归仓,为今年和明年粮食丰产丰收增产增收加油干。田间地头,专业合作社和农家大院,处处是忙“三秋”迎佳节迎丰年喜人场景。高新生摄
喜笑颜开
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武乡镇邢家坝村,当地农民看着成堆的稻谷喜笑颜开。袁景智摄
联合出品:人民政协报摄影部·人民政协网
策划:姜贵东汪俞佳/整理:齐波
设计:赵庆庆/编辑:崔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