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精那么美快来非遗展厅看永川非

“这么精·那么美”!快来非遗展厅看永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啰~

为更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大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促进非遗的创新和发展,永川区文化艺术馆、永川非遗中心在永川区文化艺术中心一楼精心打造出非遗精品展厅,面向群众免费开放!

据悉,永川现有非遗余项,此次展厅里共展出29项,包含国家级1项,市级7项,区级21项。永川豆豉、永川秀芽、川东花生、三峡蝶画、艺香剪纸、双石小金龙、永川桢楠香等非遗文化的发展成果汇聚一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永川区非遗文化。

部分非遗展示

永川豆豉(国家级非遗)

年历史传承的永川豆豉,疏松散子、乌黑油亮、味美化渣,广受食者青睐。永川以生产豆豉而闻名,素有豆豉之乡的美称!据传,豆豉是由明朝一位永川籍崔姓女子在一次逃难时意外发明,永川豆豉也称“崔豆豉”。它虽看起黢黑,但香气浓郁,滋味鲜美,既可用于烹饪,也可代菜佐餐,已成为川菜灶台上的主角之一。年6月7日,国务院公布“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川秀芽(市级非遗)

永川秀芽是针形名茶,属于绿茶类。产于重庆市永川区,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年研制生产,年经国内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正式命名为永川秀芽。永川秀芽形如针,色如兰,回味悠长。自创制以来,因其优良的品质和口感在年被评为全国名茶、年和年先后被认定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知名品牌、年获中国(成都)国际博览会金奖、年被认定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年注册为地理证明商标、年获得了全国最具文化底蕴十大地理标志名茶称号。

永川蝶画(市级非遗)

画材取蝴蝶之翅,通过软化、展翅、干燥、摊晾等三十余道工艺,手工剪贴而成。一幅蝶画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想象力,更展现其扎实的绘画功底和丰富的蝴蝶知识。其技法初在宫中相承,后被滕王府幕宾梁太尉流传至民间,鲁迅先生称之为缺门、独门、冷门的文化瑰宝。“永川蝶画”以巴渝地区秀美风光、风土人情、人文历史为创作素材,展现浓郁巴渝特色。

五千年老鸭汤(市级非遗)

采用传统工艺加工,经12道工序全手工制作,主要原料采用老坛泡制,经四季、昼夜温差,至少发酵12个月以上自然发酵成酸,酸味醇和爽口,本汤料具有开胃、食补之效果,是重庆不辣的经典汤锅料,可以做成排骨、鸡、鸭、鱼等汤料,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先后获评重庆老字号、重庆市最受消费者喜爱产品和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永川桢楠香(区级非遗)

永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十二手工药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选用永川桢楠作为君药,并配五十多种名贵香药、中草药,经过制、蒸、煮、炮、炒、炙、烘焙、研磨、成型等九道传统制作工序,制成永川桢楠系列香品。不同取材配制成不同香品,赋予香品养生功效与美化环境与生活的双重价值。

鸟虫篆(区级非遗)

亦称鸟虫书,起源于图腾和甲骨文,鸟虫篆以鸟形、虫、鱼等作为笔画,在汉字篆书中融入装饰性鸟形、虫形等动物纹饰或将篆书笔画盘曲缠绕使之如抽象的动物形象而形成一种美术化的篆书文字,是以篆书为基础演变而成的一种美术字体。

敬氏皮影戏(区级非遗)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不同种类和流派。

宋代“涂山窑、清溪窑”复烧技艺(区级非遗)

重庆涂山窑、清溪窑为两宋时期川渝地区重要窑口。其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皆属于较高技术水平。涂山窑其黑釉产品乌黑亮丽,兔毫釉条达流畅,蓝色油滴釉更是同类产品中的精品,其发色与全国其他窑口皆有差异,可谓独树一帜。

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

永川世洲根雕传统技艺

参观时间

每日上午9:00至12:00

下午14:00至17:00

每周三为展厅整理时间,不对外开放。

来源:永川文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9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