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有为推进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大担当、实现新作为。
9月23日,重庆召开会议,对主城都市区各项工作进行再部署。
去年5月9日召开的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上,主城都市区扩容为21个区,被赋予“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更好发挥对全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重任。
一年多来,主城都市区的“极核”作用发挥如何?城市能级提升效果如何?
▲重庆城市美景。苏思摄/视觉重庆
暨大且强一个区域是否起到“极核”作用,是用经济实力与社会发展水平来衡量的。对主城都市区而言,必须在全面提升核心带动功能,打造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等几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一年多来,主城都市区的总体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去年5月,主城都市区GDP总量约为1.8万亿元。到今年上半年,主城都市区GDP就超过了1万亿元,在全市经济总盘子中占比达到77.8%,比去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
从数量看,全市上半年GDP超过亿元的有9个区,其中8个位于主城都市区;
从规模看,居首的渝北区上半年GDP约亿元,全年预计突破亿元;
从增速看,GDP增速前五位的均位于主城都市区,且均超过14%,21个区中有17个区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打造产业升级引领区,是主城都市区发挥“极核”作用的重要支撑,构成该片区的核心竞争力。一年多来,主城都市区的产业支撑持续强化,工业主战场地位进一步夯实。
今年1至7月,主城都市区各区工业投资加快增长。其中,綦江、大足、巴南等10个区和开发区工业投资增速都在20%以上,南川、九龙坡、北碚及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工业投资增速保持了上半年40%以上的增长势头。
从具体产业看,今年上半年,主城都市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的94.6%,“极核”作用明显;手机等智能终端营收同比增长27%;汽摩产业总产值亿元;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消费品产业分别实现产值亿元和亿元……
由此可见,不管是GDP总量、增速还是产业投资,主城都市区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有力支撑和带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增长。
▲重庆智能制造。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更加注重创新主城都市区要充分发挥出“极核”作用,城市能级的稳步提升是关键。
城市能级包括产业能级、创新能级、开放能级、服务能级。重庆作为“制造大市”,主城都市区是迈向“制造强市”、促进城市能级提升的主战场。
在此过程中,不管是产业还是开放、服务能级的提升,都离不开创新开拓——这也是市委对主城都市区提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要求。
两江君分析认为,在城市能级的提升上,中心城区与主城新区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
经过多年沉淀,中心城区历来就是重庆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一年多来,中心城区立足优势、彰显特色,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成为科技创新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以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城市能级提升。
以重庆的6张城市功能新名片为例,与科技创新直接有关的就有科学城、智慧园、枢纽港以及打造“智创生态城”的广阳岛,长嘉汇、艺术湾这两张新名片也离不开大数据智能化的“加持”。
一年多来,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中心城区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亿元,占区域工业总产值的约一半。例如,今年上半年,两江新区集中签约30余个科技创新重点项目、投资额达亿元;新增入库科技型企业家,累计达到家,增长65%。
中心城区各区不断聚集起高端要素和功能,构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体系。例如,沙坪坝区发挥16所高校和余个国家级、省市级科研平台集聚优势,加快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提档升级汽车、装备等传统产业,不断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全力打造引领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智核”。
▲8月30日,永川造“长城炮”皮卡第20万台下线。陈仕川摄/视觉重庆
相对于中心城区,主城新区的拓展空间更为广阔,因此成为重庆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提高到42.7%。更为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