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板桥镇8月19日,板桥镇社区妇联组织儿童和监护人开展暑期儿童安全教育实践月活动暨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活动。活动上,社区妇联主席为大家讲解了禁毒知识、儿童防性侵知识、防溺水知识等,并为监护人发放了防性侵宣传册、《暑期安全防范告家长书》《防溺水七不三要》等资料。同时,板桥镇社区妇联还给家长和儿童培训了垃圾分类知识,并让儿童进行分类互动,让孩子从小认知垃圾分类标志,掌握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方法,树立环保意识。大安街道群众困难挂心头助农秋收解民忧近日,大安街道妇联组织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深入贫困户庭院、田间,集中开展助农秋收活动,进一步拉近干群关系,减少贫困户秋收开支,解决贫困户劳动能力弱、无劳动力秋收之忧,确保贫困户粮食颗粒归仓。灵英村举行第七届慈善金发放会8月18日,大安街道灵英村在便民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举行灵英村第七届慈善金发放会,爱心人士向村里33名优秀学子、贫困学子发放教育助学救助金元。据悉,灵英村教育基金是徐中华、刘世禄、陈万里等成功人士于年爱心捐赠成立,旨在救助低保家庭、父母遭遇重大疾病或意外,家庭突遭变故的困难家庭,无法完成学业的困难学生和资助品学兼优学生。截止目前,共资助大中小学生人次,累计发放助学金元。云雾山村田坎中活跃着一位“三条腿”的“最美人”在大安街道云雾山村的田坎上,一直活跃中一位“三条腿”的“最美人”,他就是面房湾村民小组失去右腿身残志坚的李朝洪。“大家不要将生活垃圾到处乱扔”、“房前屋后记得清扫干净”、“环境卫生靠大家,人人争当最美人”......李朝洪走到哪儿宣传到哪儿,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手持拐杖,一手拿扫帚,他正吃力的弯腰清扫着垃圾。大家都打趣地称他虽只有一条腿,加上拐杖和扫帚,就变成了三条腿的“最美人”了。卫星湖街道石龟寺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宣传8月12日,卫星湖街道石龟寺村妇联主席、村庄清洁宣传员杨霞组织巾帼志愿者在会龙山大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宣传活动。杨霞向群众发放《清洁村庄倡议书》《乱扔垃圾的危害》等资料,宣传村庄清洁行动的重要意义,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石脚迹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活动8月16日上午,卫星湖街道石脚迹村妇联在甘家坡大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活动,30余名群众参加。石脚迹村妇联执委吴平燕就人居环境卫生如何整治,垃圾产生的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等进行宣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户户人居环境卫生达到干净、整洁、有序。星湖社区开展“爱护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8月14日上午,卫星湖街道星湖社区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党员志愿者在中坝街开展“爱护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清理绿化带垃圾,清捡路边烟头,清除沟渠杂草等,同时也向居民宣传“爱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呼吁人人行动齐参与其中,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五间镇开展“创建文明城区争当文明市民”宣传活动8月12日,五间镇开展“创建文明城区争当文明市民“宣传活动。发放创建文明城区宣传知识,并向广大市民讲解创建文明城区相关知识,倡导大家注重文明礼仪,争做文明永川人。贫困户收割遇困难志愿者下田来帮忙8月15日,五间镇珍宝村建卡贫困户张焕清稻田中一片繁忙的收割景象,10多名志愿者分工合作,帮助老人家收割稻谷。贫困户张焕清体弱多病,眼下正值收割稻谷的电动机,他因病无法劳动,眼风稻谷成熟,心里非常着急。五间镇妇联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志愿者组成秋收志愿服务队,来到他家帮助收割水稻。大家分工协作,用了两个多小时,就帮他把水稻全部收割完毕,老人家非常感动。永荣镇丰收季节,永荣镇云谷村妇联发挥巾帼力量,组织巾帼志愿者助农收稻谷。朱沱镇组织妇女参加直播带货技能培训为进一步深化“巾帼脱贫行动”,引领更多妇女参与网络经济新业态,通过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开拓线上流量市场与线下产品供应的有机融合。8月10日,区妇联举办了直播带货培训,朱沱镇积极宣传并组织全镇6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直播带货网络营销培训班,不仅让她们学到了直播带货的基本知识、技巧和方法,还打破了她们的思维局限,更好地融入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以接地气的方式直播带货销售。她们表示要以此次培训班为契机,学好技能,提升本领,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有文化、懂网络、会直播、能创业的优秀妇女致富带头人,带动身边更多妇女姐妹加入到网络直播的行列,为家乡产品代言,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半边天作用。港口社区志愿者“送清凉”炎炎夏日,为了让环卫保洁人员等在高温下坚守的人们感受到关怀,朱沱镇港口社区妇联组建了一支由20余名党员、居民小组长、青年大学生等组成的“送清凉”志愿队,从六月中旬开始,常态化为所有高温工作者“送清凉”。中山路街道8月14日,中山路街道妇联组织30余名志愿者帮助2名弱劳力建卡贫困户采摘枣子。2名贫困户家共有70余株枣树,都高大不易采摘,志愿者们有的爬上树摇晃枝桠,有的拿着竹竿敲打枝条,有的蹲在地上捡枣,半天的时间里,帮助两户贫困户采摘枣子余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