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进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地都有哪些亮点?本端聚焦川、渝、鲁、晋等地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做法和成果,展示当地如何持续用文化赋能旅游发展、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彰显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繁荣,让“诗”和“远方”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中实现更好联结。
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推动文旅融合走深走实
张欣
▲彭水蚩尤九黎城
“文化和旅游行业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链条长、消费带动力强。每年往返川渝的游客超过1亿人次,这部分市场抓住了,不愁没有游客。”重庆市永川区委书记张智奎在谈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加速文旅融合”话题时这样说道。
日前,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重大活动启动,川渝两地个A级旅游景区共同送出“川渝一家亲—景区惠民游”文旅优惠大礼包,其中,重庆市和四川省不仅向两地游客各提供万张A级旅游景区免费游首道门票,还在九寨沟、乐山大佛、大足石刻等热门景区景点实行首道门票买一送一优惠。除此之外,一大批文旅优惠政策和主题游线路集中发布,川渝两地将迎来更多合作机遇。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重庆、成都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两年来,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等部委的关心支持下,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目标,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制度化、体系化、形象化上下功夫,高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共推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63份,成立合作联盟11个,完成重点任务项、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个,联合举办展览展示活动50个,实施川陕苏区红军文化公园、五华山康养旅游度假区等9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7亿元。
关起巫山峡,巴蜀是一家。自古以来,川渝山水相连、历史同脉、文化同源、人文相通,在巴文化、蜀文化、长江文化、革命文化、“三线文化”、移民文化等各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具有广泛的文化认同。
巴蜀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非遗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禀赋好、数量多、品质高。现拥有世界遗产7项、世界地质公园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24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64个、国家地质公园23个,具备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的基础条件。
近年来,重庆市与四川省的文旅单位积极联动,将渊源深厚的巴蜀文化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重庆市川剧院与四川省川剧院等文旅单位,连续举办“川剧艺术节”“川渝话剧双城记”品牌活动,合力打造文艺双城品牌。两地联袂打造“成渝地巴蜀情”、《曲韵巴蜀·艺荟山城》、“川渝地·巴蜀情”——《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文艺晚会、展演;川剧《江姐》、交响音乐会《唱支山歌给党听》、原创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等文艺精品互送互演,让川渝观众共同感受文化同源的艺术魅力。两地利用院线联盟相互推介引进优秀剧目,共同引进百老汇音乐剧《摇滚年代》,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此外,两地联合举办“文载百年路书写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川渝红色文献特展”“光辉典范邓小平特别展”“大足石刻特展”等30多个展览展示活动,尤其是共同主办首届“巴山蜀水文创精品展”,近30家文博机构参展,展出余件文创产品,展现各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典型IP元素,激发了两地观众对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成功为相关景区引流。
近年来,川渝两地文物、非遗部门签订合作协议,探索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非遗传承发展新路径,推进两地文物、非遗事业协同发展,联合打造推介一批具有浓郁巴蜀特色的国家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力争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构建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先后召开中国石窟(南方)保护研讨会等数十场学术会议,完成“考古中国”巴蜀文明进程研究涪陵小田溪考古发掘,推动打造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四川段)建设。重庆与四川大学共建“红岩精神四川大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百绣百年颂党恩——川渝非遗绣活大赛”“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等活动,实施“视频直播家乡年”线上展示展销活动,发布系列短视频共计条,累计播放量.3万次,专场直播活动25次,圈粉无数。
“让文化融入旅游过程,把旅游融入文化产业,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感受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市场拓展处副处长唐广磊所理解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他表示,在旅游中感受文化,对文化的认知将会更加全面。
其实,唐广磊还有另一个身份——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人事处副处长。去年9月,唐广磊作为第二批干部被派往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挂职交流,他是这次共建巴蜀文旅走廊重大活动的主要联络人之一。近年来,重庆市与四川省联合出台文件,建立两省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互派干部、市场监管、人才培训等合作机制,加强两地战略协同、政策衔接、工作对接。目前,共组织互派干部2批次人次,其中文旅系统互派年轻干部挂职2批次14人次;举办专业性人才培训班、“川渝旅游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30多场次,参训参会人员1万余人,有力地凝聚人心,合力推进走廊建设。通过建立合作机制,有效地推进了一批文旅项目的落地实施,掀起一股川渝共唱“双城记”的热潮。
山东:讲好新时代“孔孟之乡”的文化故事
本端实习记者王伟杰
▲孟庙孟府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一山一水一圣人”的美誉背后包含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如何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助推文旅行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山东省通过坚持“两创”,让孔孟之乡的“诗”和“远方”擦出更闪亮的火花。
让传统文化研学旅游“火”起来
孔子是学术民众化之第一人和士阶级之创立者,对中国文化的发扬光大具有定鼎之功。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孔府、孔庙、孔林等“老三孔”是纪念孔子、读书人朝拜之圣地,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如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日益增添魅力。
▲孔子博物馆
在孔子博物馆礼乐传习所,工作人员通过多元多媒展示技术,活化复原了春秋时期的萧韶雅乐,生动演绎中国的礼乐思想。“过去在孔府就有古乐的传习所,它延续了中国礼乐学习、演示和研究,现在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将这一技艺继续延续下去。”孔子博物馆名誉馆长龚鹏程说。
近年来,曲阜市围绕“文旅强市”的战略部署,走出了“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引领发展”的旅游发展新路子。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与孔子研究院形成“新三孔”,成为山东省文化旅游新地标。同时,还构建了从“三孔”拜孔到尼山“学孔”再到慢城“儒客”贯穿南北的儒家文化深度旅游大格局,让“新三孔”与“老三孔”完美呼应。
在儒学“亚圣”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市,每当假期来临,孟庙、孟府就成为研学游的热门目的地。“研学游不仅是旅游,还能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位游客说,“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耳熟能详,他专程带孩子实地体验。
据了解,邹城市将儒家传统礼仪活态展示与体验作为重点,推出成人礼、开笔礼等一批国学文化体验项目,打造孟子的成长之道、修身之道等10条研学旅游线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还聘请专家开展《孟子》《中庸》《大学》《论语》系列解读,推出《孟子文献集成》《孟府档案全编》和“邹鲁文化丛书”等研究成果。面向社会开设孟子大讲堂、孟母大讲堂等公益讲座,在全社会形成了传承儒家文化的浓厚氛围。
让文创打开旅游消费新局面
在“中国牡丹之乡”山东省菏泽市,每当牡丹盛花期来临,当地采取“‘5G+VR’°全景慢直播”“云见证百年牡丹盛开”以及多平台24小时不间断播出等多样直播方式,推出了“云赏牡丹”系列网络直播活动,让海内外游客在云端也能身临牡丹文化艺术的海洋。
云端绽放的牡丹在促进牡丹系列产品火爆的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一些县区纷纷借势推介中国牡丹之都系列商品销售,如定陶区采用“云直播”形式举办“玫瑰风情节”,加大玫瑰茶、玫瑰糕等玫瑰深加工产品推介力度,带动玫瑰产品销售余吨,总收入约2.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牡丹节会期间,菏泽市共举办各类直播活动1.5万场次,销售量超万单,销售额达14.74亿元,在激发了消费活力的同时,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在国家级非遗项目扑灰年画和泥塑的发源地——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当地将文化振兴与为民服务相结合,打造红高粱艺博园、高密泥塑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布局,还自筹资金0万元建设了泥塑产业园,对泥塑产品从取泥—捏塑—上色—晾晒—销售—展览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整合,设立高密泥塑文化艺术馆、电商直播工作室等20多个功能区,有效推动非遗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就业。通过发展教育研学、文化旅游、文创展示、电商直播等多种业态,目前,姜庄镇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引领带动多名群众从事非遗产品生产、民俗文化研发。
让“诗”和“远方”加速融合
山东拥有泰山、“三孔”、大运河、齐长城4处世界文化遗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山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诗”和“远方”加速融合。
在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会场淄博博山颜神古镇,淄博刻瓷、周村烧饼、泥塑面塑等8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中华老字号企业现场展示展销,百余款非遗产品进行线上直播,既为观众推介了非遗好物,又极大丰富了景区业态。在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孔府印阁、章丘铁锅、平度草编、淄博陶瓷、泰山玉器等传统非遗技艺和现代文化创意紧密结合的“山东手造”产品,尽显齐风鲁韵百工之美,受到参会者的一致青睐。
山东在文化传承方面注重统筹保护利用,一系列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活化。同时,积极探索“文物+旅游”“非遗+旅游”新模式,让文旅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据统计,年至年,山东省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8.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4万亿元。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磊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正通过文化“两创”新路径,为山东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山西: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本端实习记者王添艺
▲太原钟楼街点亮消夏夜晚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近年来,山西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深度开发文旅产品,着力打造山西品牌,点亮忻州古城、太原古县城等夜间消费新热点,搭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等特色康养产业平台,策划推广“游山西·读历史”“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等优秀文旅品牌宣传活动,为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交出一份漂亮的“山西答卷”。
为了更好地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和旅游市场潜力,山西作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关于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安排部署,致力于塑造“一极带动、人字廊道、三大板块、组团发展”的文旅产业融合新格局,推动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示范)城市、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新业态建设,展现了山西对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实力与决心。
在文旅融合的实践中,山西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理念,激发文旅消费潜力。“十四五”以来,晋中市《又见平遥》文化产业园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运城市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长城长》《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再回相府》等演出陆续进驻景区,各具特色的标志性旅游演艺不断丰富,融合非遗、文创,为景区注入场景化消费新活力。同时,培育和发展夜间经济,开发夜游项目,打造夜游特色片区,点亮忻州古城、太原古县城等夜间消费新热点,吸引游客“打卡”体验。
在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赛道上,山西属于“天赋型选手”,众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曾在山西留下浓墨重彩的笔绘。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山西立足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类型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以独特的文化塑造催生特色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持续用文化赋能旅游发展、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彰显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繁荣,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为此,山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道路。“十四五”以来,山西进一步推介文旅产品,搭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等特色康养产业平台,成功举办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旅发大会、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选取五台山、平遥古城等龙头景区,实施“9+13”梯次打造计划,输出高质量的文旅康养产品。持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出红色旅游经典线路,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红色文化。助力非遗文化旅游体验,推动平遥牛肉、推光漆器、老陈醋、杏花村、广誉远、双合成、六味斋、益源庆、乾和祥等山西老字号的传承与保护,鼓励“老字号”入驻景区,强强联合,打造山西文旅“伴手礼”,拓展技艺体验游、美食品鉴游、演艺观赏游、民俗参与游等非遗文旅发展路径。山西还将以“乐享非遗·面向未来”为主题,举办首届中国非遗面食大会,推介山西面食文化,组织非遗面食保护传承峰会、体验活动周、黄河流域非遗花馍展演赛、晋味非遗美食考察、传统技艺展赛等系列活动,用美食“攻势”,吸引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