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接兵李天吉从军故事三

杨正邦(铁道兵第八师)

年,李天吉(贵州雷山籍,年入伍)在铁道兵第八师三十七团三营十四连任副指导员。那年11月下旬,他奉命作为新兵连的指导员去云南省玉溪市接兵。

与他在一个接兵小组的有连长王光木(浙江诸暨籍,年入伍),军医吴志富(四川永川籍,年入伍)和各排排长和副排长。他们的任务是负责在澄江县(现为澄江市)接多个兵员。

▲李天吉(前右)在十四连任副指导员时与连长王光木(前左)和连部文书、通信员、理发员合影

澄江县距昆明50公里,距玉溪80公里。那儿风景秀丽,景色迷人。有与杭州西湖媲美的高原湖泊抚仙湖;有被誉称为世界古生物博物馆的帽天山、粱王山、太阳山……

他们从河北围场来到云南澄江时,已经是12月4日了。上级要求他们必须在12月底前完成兵员的摸底、家访、目测、体检、政审、定兵等程序。28日运兵,任务相当紧急。

澄江是一个小县,年,全县总人口人。有城关公社,龙街公社、阳宗公社、吉花公社、新村公社、九江区公社,共6个公社,36个生产大队,1个居民委员会。

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们分组下乡开展工作。那个时候农村几乎都不通公路,通公路的公社也没有营运的班车。他们只能早上徒步去,晚上徒步回县城住。有的公社离县城有四五十公里的路程,到底下的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那就更远了。晚上回不来。他们只能在乡下的老百姓家食宿。住宿费免了,但伙食费及粮票一定得付。这是纪律。

在动员摸底阶段,他们尽量发动适龄青年报名。对有文艺特长和篮球爱好,且体貌端庄的小伙子,他们一定反复动员他报名应征。

为了保证新兵的质量,他们认真地把好体检关(吴志富军医负责)和定兵(王光木、李天吉负责)这两个重要环节。在定兵时,接兵部队与地方征兵办曾在几个兵员上产生了意见分歧。李天吉他们一直坚持,宁愿少征也不把不合格的兵员带到部队的原则,据理力争。 地方的同志不得不妥协。

▲吴志富军医

▲王光木连长(右)和李天吉(左)年8月杭州合影

后来在一起交谈时,地方的同志还是赞扬了老李他们一身正气的工作态度。并对他们说,“我们也是受人之托,不得不与你们争论。这下子好了,就说‘我们已尽量争取了,但接兵部队不同意,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啊!’这样就可以交差,把我们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了。”大家边说边笑着。

在那年所征的多个兵员中,接兵小组的成员都按接兵要求,分别到他们的家里,与应征青年本人和他们的父母交谈和沟通,得到了他们的积极支持和配合。

在接兵小组和县征兵办公室的密切配合下,他们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澄江县那年的冬季征兵任务。12月28日,在昆明王家营火车站准时起运。一个星期后,他们抵达河北围场银镇新兵训练基地。

这批新兵在家时,几乎没见过大雪。他们从四季如春,风和日丽的云南来到了围场,就好比到了另一个世界。那儿冰天雪地,寒风呼啸,冰冷刺骨,气温在摄氏零下二十度以下,适应不了。有的被冻得四肢麻木,哭了。

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连领导除了在全连做铁道兵志在四方,四海为家的革命传统教育外,还要求班排组织大家讨论。让与他们有同样经历的广东籍班排长谈体会,现身说法。这样,新战士们的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了。

在班务会上,他们联系 战士在朝鲜战场与美帝国主义拼杀的故事时说,“我们受的这点苦,与当年的 老前辈在摄氏零下40——50多度仍与美国鬼子拼命比起来,算不了什么。我们是来作奉献的,不是来享福的。干革命就要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我们一定要以 老前辈为榜样,安心部队服役,争取在新训中练出好成绩。到老连队后,好好学习,服从命令听指挥,努力工作,把铁路修好,让党和人民放心。”

在三个月的新训中,指导员的职责,除了了解新战士的活思想,与他们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外,主要是对他们进行我军的革命传统教育,特别是铁道兵的“三荣”(艰苦为荣、劳动为荣、当铁道兵为荣)思想教育,革命理想教育。解读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光辉著作。按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对新战士进行全面的培养和训练。

▲年3月5日新兵五连(澄江连)参加部队新兵营篮球运动会荣获第二名和精神文明奖合影

前排左起:吴清鹤、邹建彬、李跃光、潘豫云、

后排左起:张强明、魏忠明、指导员蔡学光、领队吴志富军医、教练(黑龙江籍老兵)、姚云海、

李天吉在团宣传队待过多年,是个老文艺工作者,又爱好篮球。所以,他特别重视连队的业余文化建设,要求班班有歌声,排排有球队(篮球)。在休息时间,常常组织篮球赛,活跃连队的文化生活。在全连大会上,他亲自教唱新歌曲,指挥唱歌。在他调离新兵连后的年3月。新兵五连(澄江连)篮球队参加部队新兵营篮球运动会。通过与九个兄弟队的角逐,他们荣获了篮球比赛第二名和精神文明奖的好成绩。

通过军事训练、学习部队的条例、条令和政治理论,全连新战士进步显著。在学习交流会上大家表示,一定要发扬我军的光荣革命传统,弘扬铁道兵部队的“三荣”思想。安心部队服役,认真学习,刻苦训练,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部队的条例、条令。争取做一名好战士。

围场可称是河北省的北极。那年新训是一至三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气温一般都在摄氏零下20度上下。每个指战员必须穿皮大衣,毛皮鞋,戴皮帽子,皮手套。否则,是要被冻环的。一天晚上,李天吉同志在实施晚点名时,因不戴手套,点名完毕回到连部时,两只手被冻得完全没有知觉,全身冷得颤抖。连长王光木见状,立即和连部的文书、通信员、理发员、司号员一起扶他上床,并用被子和两件大衣给他盖上。两个小时后,李天吉同志的双手才恢复知觉。通过这次挨冻的经历,李天吉更加重视新战士们的保暖。并强调,班排长在出操时,要检查战士们是否都戴了手套。半夜里,他常常起来去查铺,看小战士们是否盖好衣被。他关心和呵护着每一个小战士。

▲李天吉和李光跃战友年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合影

时间一晃,已过去了四十多个年头。提到那年接兵,老李说,由于他们在接兵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那批新兵到部队后,没有一个被退回原籍。也没有违法违纪的。大部分小战士到部队后都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有的一直在铁道兵部队里干到兵改工。

小战士们经过在铁道兵部队这个革命的大熔炉的锤炼,个个都是“好钢”。回到地方,他们有的从政,有的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有的是私营企业的老板,有的是个体户。有的任村支书,有的担任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有的担任各级行政部门的领导,还有担任县团级领导职务的。

当年他们接兵小组的三个负责人中,吴志富军医已驾鹤西去。连长王光木和指导员李天吉都已进入耄耋之年。那批小战士也都年逾花甲。但他们大多数人的名字老指导员至今都还记得。

▲李跃光战友在首都人民大会堂留影(上左)张同安战友(上右)魏忠明战友(下左)吴清鹤战友(下右)

而且一直与他们当中的李光跃、李跃光、吴清鹤、张同安、魏忠明等保持电话联系。他们特别想念当年把他们接到部队的首长。并告诉老指导员说,待疫情过后,他们要组队到贵州凯里看望他,去浙江诸暨看望老连长。李天吉指导员也在想,在疫情过后携家人去云南走一走。看看当年接兵的地方——澄江近半个世纪来的变化,看看自己接到部队的铁道兵战友们。

但愿他们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

年12月10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48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