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买房,人们似乎越来越看重预期。尽管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投资了预期,而是在赌预期。赌和投资差别在,你用情绪还是用脑子做决定。因此,看懂规划,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或将为你的买房决策增加更大的确定性。』
昨天,相关部门发布了《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站在城市的高度来看,《规划》是未来14年重庆城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站在买房的角度,看懂《规划》,就能看清城市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买房不迷茫。具体来看看吧!
全文由规划范围和期限、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内陆开放的重庆、高质量发展的重庆、高品质生活的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现代化的主城都市区、规划实施保障等八个板块构成。
Ⅰ·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为重庆市行政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规划目标年为年,近期目标年为年,远景展望至年。
Ⅱ·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一、战略定位和目标
二、城市愿景
三、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突出统筹规划,推动各区域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推动资源统筹高效配置和设施协调规划建设,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
四、构建“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
做大做强“一区”,做特做优“两群”
推动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城乡融合发展,构建以主城都市区为引领,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为支撑的“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格局。
主城都市区——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梯次推动中心城区和主城新区功能互补和同城化发展。推动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强化科技创新、现代服务、先进制造、国际交往等高端功能。提升主城新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好“三峡牌”,建好“城镇群”。推动适宜发展区域土地集约使用、产业集聚发展、人口集中承载,加快“万开云”板块同城化,强化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江城”特色城镇化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上的示范作用。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立足生态资源和民族特色,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丰富拓展生态康养新业态,建设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规划构建“三带四屏多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加快增值,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优质高效的农业空间——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规划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确保永久基本农田质量提升、布局稳定。
集约紧凑的城镇空间——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引导人口由渝东北、渝东南向主城都市区集聚,形成由超大城市引领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的网络城镇群格局。
Ⅲ·内陆开放的重庆
开放通道——实现四向联通,对接国家六大经济走廊,联动国家主要城市群。
开放枢纽——依托重庆公铁水空多式联运的交通方式,建设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国际铁路枢纽、国家公路枢纽。
开放平台——现有“1+2+7+9”国家级开放平台基础上,完善开放平台、开放口岸,推动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开放。
Ⅳ·高质量发展的重庆
一、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1、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采取“一城多园”模式,高标准建设西部科学城,以综合性科学中心为核心,以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形成“双轮驱动”,联动各高新区、经开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共建成渝科创走廊。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开展科学教学,加强科学研究,深化科学实验,完善科学设施,集聚科学机构,培育科技人才,壮大科技企业,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交易,促进科技交流。
2、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围绕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区域化发展趋势,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系统提高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等支柱产业产品附加值、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国家级现代服务业经济中心
1、西部金融中心
加快江北嘴—解放碑—长嘉汇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
推动大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区、万州和支点城市聚集,培育区域性商务中心。
2、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和寸滩国际新城建设国际消费核心区。
改造提升商业街区,打造世界知名商圈,建设一批人文气息浓厚的特色商业名镇,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推动万州、江津、铜梁等地建设特色消费集聚区。
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主城都市区做优做强都市农业,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生态高效的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和特色农牧产业基地,推进农业“接二连三”。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镇一特”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着力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基地。
重点建设潼南、南川、荣昌、江津、忠县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Ⅴ·高品质生活的重庆
Ⅵ·山水之城美丽之地
一、让山水颜值更高
1、望得见的青山
加强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山”综合整治,将“四山”建设成为“城市绿肺、市民花园”。
保护好鹅岭-平顶山中部山脊线、龙王洞山-照母山北部山脊线和鸿恩寺等城中山体,构建城市风光眺望系统。
2、看得见的绿水
保护好长江干流和嘉陵江、乌江等主要支流,保护好长寿湖等主要湖库。
统筹推进“三水共治”,全面实施“河长制”,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让“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永存。
控制滨水公共道路,确保开敞、连通。
3、山水人城景和谐相融的新画卷
推动产城景融合,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街区。
以彰显山城江城特色为重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让景区成为城区的花园,城区成为景区的客厅。
构筑水上、铁路、乡村公路、郊野绿道四张风景网,实现城景通、景景通。
二、让人文气质更佳
1、“山水、人文、城市”三位一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两江四岸、四山六岛”的山水人文格局。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世界遗产及主题遗产、历史地段、文物古迹、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
2、高品位的文化设施
中心城区加快建设重庆开埠遗址公园、重庆音乐厅、重庆美术馆等十大文化设施,区县推动图书类、美术类、博物博览类、群众文化活动类文化设施建设,统筹布局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让城乡更有“书香气、文化范”。
3、文旅融合的新品牌
三峡牌——打造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
山城牌——叫响国际知名的山地都市旅游品牌。
人文牌——保护历史文脉、深挖历史资源,发展民族特色旅游、红色旅游。
温泉牌——建好世界一流的温泉旅游城市和温泉疗养胜地。
乡村牌——培育一批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创建国际乡村旅游示范区。
三、彰显城市活力和魅力
打造“山清水秀、巴渝气韵、立体山城、国际风范”的城市风貌。
Ⅶ·现代化的主城都市区
一、中心城区“强核提能级”
二、主城新区“扩容提品质”
壮大支点城市,培育区域中心,支持抱团发展。
空间格局:四个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四个支点城市-四个桥头堡城市。
1、同城化发展先行区——江津、璧山、长寿、南川
加强一体化规划,统筹交通、市政、产业、公共服务等布局。
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承接地,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2、支点城市——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万盛
打造中心城区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辐射的战略支点,辐射带动周边的活跃增长极。
建设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提升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能级。
3、桥头堡城市——荣昌、大足、铜梁、潼南
发挥联动成渝、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加快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
实施桥头堡城市交通向西工程,深化城乡融合改革试验,做强优势制造业集群,增强人口和要素资源吸引力。
三、轨道上的都市区
1、规划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
2、实现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都市快线)、城市轨道“四网融合”。
3、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总里程约公里。
4、打造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紧密联系周边的“1小时通勤圈”。
Ⅷ·规划实施保障
这块不用多说,值得一提的是将建立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完善动态实施监管、评估预警和公众参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