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区成功获评
首批成渝地区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发展试验区!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近日联合发文通报首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评选结果评选出重庆市永川区、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等试验区10个重庆市梁平区、四川省成都东部新区等培育试验区9个评选目的
今年5月,重庆市教委、四川省教育厅启动首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评选,以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评选旨在深化共商共建机制,共推重大项目、共建重大平台、共抓重大改革、共谋重大政策,逐步形成协同高效、支撑引领、统筹联动、系统集成的发展新成效、新经验,示范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同发展。
永川区做法及经验工作基础
年以来,永川区与泸州市坚持统筹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展互惠、创新引领,建立健全“推进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工作机制,积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区域协同互动,推动两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搭建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新格局。(一)高位布局,工作推动有支撑。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工作联席会议,明确将共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纳入成渝教育协同发展重要内容。我区多次赴泸州考察交流,共商永泸建设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工作,并将建设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纳入全区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平台建设和重点改革项目,每季度通报推进情况,高位推动落实。建立以重庆文理学院等在永大中专院校教育研究专家为主的永泸建设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智库,充分发挥智库参谋作用,指导、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重庆文理学院分别在永川12所中小学、泸州6所中小学共建教学实践基地,进一步提高两地基础教育师资保障水平。(二)强化合作,健全机制抓落实。组建建设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合作,通过开展一批协同发展重点活动、推进一批合作发展项目、实施一批创新改革,携手推动教育共建共享、协同发展。永川区、泸州市建立乡村小学教育联盟、乡村初中教育联盟等4个联盟,涉及14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结对办学。永川中学等4所中学分别与泸州市泸高中学等4所中学结对办学,永川区来苏小学与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丹林小学、泸州市古蔺县龙山镇中心小学结成乡村小学教育联盟。建立常态化合作发展工作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基础教育协同优质发展机制、联动创新发展机制等四项合作机制,明确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7个方面重点任务。截止目前,已开展互访考察、交流研讨、师资培训等活动30余次。
(三)深化交流,主动对接搭平台。聚焦教育教学能力,加强联合研训,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年以来,举办两届名师课博会,开展成渝地区教师研训机构共同体建设论坛,两地余名教师通过微讲座、优秀活动案例分享、学术沙龙等“思维大碰撞”,共享教研新经验,探索研训新模式。针对督导工作、体育工作、大中小思政课建设等工作交流10余次,开展了“渝西川南普通高中教育评价改革研讨会”、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评价改革专项培训研修、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协同推进新时代体育工作现场会、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研讨会,通过经验分享、理论探究、思想碰撞、互学互鉴,共同促进教育工作水平提升。互派7名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跟岗研修,促进双方教师互学互促,拓宽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年永川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走进泸州,实地参观考察尹吉甫学校、玉带河小学党建工作,有力促进两地中小学书记校长能力提升。
(四)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促发展。成立首批渝西川南(泸永江荣)名师工作室,永川区牵头建立小学数学、高中化学、小学科学等名师工作室8个,44名学员入库,泸州市牵头建立小学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物理等名师工作室5个,42名学员入库。建立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人才库,永川23名、泸州49名教育人才入库。组建川南渝西(泸永江荣)教师培训优质课程资源库,四地入库优质课件个,永川推送33件课程资源,泸州共有55件课程入库。建立川南渝西教师教育基地库,永川5个、泸州31个教育基地入库。建立川南渝西首批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永川15个、泸州9个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入库,拓宽了两地中小学生教育实践交流阵地,促进了两地素质教育提质发展。
(五)先试先行,创新示范作表率。遴选并开展乡村教育专家培养,通过三年分期分时段开展集中培训等方式,打造一支“教育家式”的领军人才师资,为乡村振兴持续增添动力和活力。首批培养了50名乡村教育专家。积极探索两地校长教师职级互认,校长任职资格、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教师荣誉称号等两地共认,为两地校长教师流动打牢基础;实行两地学龄儿童入学资格互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保障共享,泸州泸东新城、永川港桥工业园区等毗邻地区适龄儿童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入学,近3年,永川区接收泸州籍中小学生余人。实施跨区域督导评估,邀请泸州市教育督导室对辖区所中小学自主定标实施情况开展评估,有力促进永川区中小学督导评估自主定标工作水平提升,进一步调动中小学教职工工作积极性。探索第三方教育评估,对渝西川南教育共同体工作进行监督评估,推动共同体实现目标任务。
工作成效
(一)实现跨区域资源共建共享。通过跨区域合作,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建立课程资源、师资资源、研学基地等数据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跨区域共建共享。两地学校通过结对办学、交流互访,实现学校管理、优质师资资源、课程建设等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推动两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二)推动区域大教研格局形成。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教研力量起重要支撑作用。泸永双方以联动为主要形式,以效果为终极引领,在管理经验交流、师资队伍培训、教研项目共建共享等多个方面均衡发力,共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力推动跨区域大教研格局建构。
(三)促进区域教育互动协同发展。通过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学互鉴,逐步构建起跨区域有机衔接、良性互通的教育环境,进一步促进两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同发展,努力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未来怎么做
未来,永川区将通过进一步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共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质教育数字资源,协同推进研学实践走深走实,推动合作办学交流,提高乡村教育水平,建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协同促进教育公平等九个步骤,明确目标任务,推动建设泸永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试验区,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力争走出一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改革新路,为双城经济圈教育协作作示范、走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