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派驻永川区松溉镇打鱼河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刘晓春
重庆市体育局响应国家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需要派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一名干部到基层第一线工作。为此,学院领导找到刘晓春谈话。当时,刘老师倍感压力,总担心自己承担不起这个历史的重托。刘晓春出生在辽宁的一个小农村,但自从读书出来后,便没在农村待过,更谈不上在农村工作。如果没有做出成绩,自己不光彩还没有什么,但是耽误了村里的发展大事,那就对不起“美丽乡村”建设。因而,他把这件事和心里的担心对妻子述说。妻子是学校的老师,她的站位非常高:“我们党的事业不都是从无到有吗?革命前辈用枪杆子打出了一个新中国,我们祖辈父辈用了几十年才建设发展成现在一个不断崛起的中国,如今脱贫攻坚之后又是美丽乡村建设,这些都是亘古未有的事。谁都不是生而知之,工作从来都是在干中学习,大胆地去作。你怕什么?家里有我在,不用担心!”这一席话让刘老师心里豁然开朗。说干就干,刘老师于年5月18日到了永川区松溉镇打鱼河村做了第一书记。
经过组织的专业培训,刘书记心中有了底气;同时他积极向当地的乡镇领导学习,主动与村支书交流,为了把握好“到位而不越位,引导而不主导”的政策尺度,首先带着驻村工作队——永川区农委的刘波和民政局低保中心的徐开菊两个队员,与村委一起走访村民,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驻打鱼河村第一书记刘晓春(中)入户走访村民
打鱼河村共户村民,在村的只有人左右,多为老弱病残,年龄主要集中在60到90岁之间,青壮年大部分都到外地务工去了,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好在村支书是一个能为村民着想,为村民办实事,有想法很能干的人。通过走访,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都落实得很到位。
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召开工作例会
为了更有利开展工作,驻村工作队每月11日协助开展党组织生活会,已多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召开党员大会9次,在大会上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宣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通过帮助回引本土人才1名,充实了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开展志愿者服务共计12次,完成人居环境整治处,C、D级危房改造全部完成,自来水%全覆盖。在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抢收稻谷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刘书记和工作队还提炼出“村规民约”在村里推广,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法治和德治,要求村民做到的事项,党员要率先做出榜样,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做出示范,从而影响和带动村民;定期实行评比,以激励村民争先创优,村风村貌得到显著改善。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凡是要求党员做好的工作,刘书记更是用心去做,率先垂范,严格按照驻村工作规定,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甚至几个星期都不回家。
为全力推进产业振兴,刘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积极参与全村实施以“荔桂”种植项目为长效产业机制,宜机化土地整治亩,引进“广州中荔集团”,在松溉打造“长江万亩荔枝园”,打鱼河村新种植荔枝亩。早先在脱贫攻坚时种植的荔枝亩已经初产,即将进入丰产期,而新种荔枝近几年还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为此,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一致决定利用林下种中草药等周期短、见效快的“长短、快慢”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模式。同时,全力发展水稻、柑橘、水产等辅导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收入的庭院经济。原种植有优质柑橘亩(已投产),利用林下套种中药材亩。以前打鱼河村种有几百亩龙眼,由于龙眼果小、籽粒大果肉皮薄,虽口感好,但食用价值差,因村民疏于管理这两年不结果;随着“长江荔枝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后以经济价值更大的荔枝取代,形成林上林下经济和旅游康养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以山泉水种植金丝优苗纯绿色无公害大米,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在稻米收割后耕田放养本地鲫鱼,既可以根除掉水稻螟虫越冬的环境,也为来年无农药稻米打下基础,又可以每亩地增加上千元的收入,而且除了鲫鱼苗,不会产生成本,形成天然环保绿色安全产品、“小本大利”且不愁销售。这虽不是创新,但是“自然天成”,是几千年的优秀传统耕作的发展和延续。由于农药的广泛使用,很多好的耕作养殖技术都被抛弃了,该恢复的我们要尽量恢复,美丽乡村应该也是“鱼米之乡”。
驻村半年,刘书记由一个十足的“外行”转变为胸有成竹的内行,把村里的一切工作推进得顺风顺水。为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他和驻村工作队还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的完善工作,先把村里的道路实行全硬化,并通到村民家门口;为便于以后的机械化作业,还把道路延伸至田边地角;积极协助推动打鱼河村乡情馆建设。
经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的努力,完成了盏太阳能路灯安装,为打鱼河村的夜晚增添了光亮,为美丽乡村增添光彩。
打鱼河村一角
刘书记与队员从网上买来各种花种子,种在村里的道路两旁,使干净整洁的村庄显得更加靓丽,呈现出喜气洋洋的景象。
刘书记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情为村民所系,利为村民所谋。虽然不少村民都住进了新房,全村上千人都在外务工挣钱,但是留在村里的人还是常常感到很拮据,常常是捉襟见肘没有钱用,刘书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想着法子帮助村民挣钱。
打鱼河村一角
糯玉米出来了,城里卖3元4元一斤,但是村里没有人买,家家都有,卖给谁呢?背一大背箩到镇上去卖,卖不了几个还得背回去,白辛苦走十里八里路,刘书记看着乡亲们辛辛苦苦却挣不了钱,心里着急,无以言表。这一急不打紧,刘书记着急中却有了智慧,他打电话给深圳做企业老总的朋友说:“你生意做得这么大,买一些我们村里的土特产去回馈你的客户怎么样?我们村的糯玉米有机绿色环保,既甜又糯,市场上难找”。老总一听,说到:“这个办法好,你为我代办,钱都由我出”。于是,他发来了名单、电话、地址。刘书记拉着一车一车糯玉米,打包快递到了东北三省、江苏、青海、山东、广东、陕西,湖北、云南、贵州等地近百个客户的手里,这一卖就是0斤糯玉米,运费比糯玉米都还贵很多。客户们吃了糯玉米,打“重庆真是好地方啊,连玉米都这么好吃!明年我还是你的客户,不要忘了再寄一些过来啊”!
这头一开,就“刹车”不住了。刘书记在周末要回城里,有的村民有几个南瓜,请刘书记带回城里给卖一下;有的村民有几把豇豆,也请刘书记带回城里卖一下;有的还有几把藤藤菜,有的还有几个苦瓜……刘书记的车装得很多的时候,就直接把南瓜拉到学校食堂,让学校开展消费帮扶,有时候菜比较少,刘书记就在小区里摆地摊帮村民卖……
小菜可以找刘书记卖,土鸡蛋土鸭蛋土鹅蛋是否也可以找刘书记卖一下?周末,知道刘书记要回城了,村民提着一篮一篮的蛋来了:“哎呀,刘书记呀,又来麻烦你哟,我这蛋,请你给帮忙卖一下”。这半年来,刘晓春书记粗略估算了一下,他与两名队员给村民所卖的各种蛋应该在个以上。
卖了蛋,难道不可以卖鸡鸭?当然是可以的,刘书记和两个队员帮村民不止卖了个鸡鸭。
村民为什么热衷于找刘书记卖东西?因为刘书记销路广,销售价格高,能多挣钱。一车一车的东西拉出村,一大把一大把的钞票交到村民手中,村民心里美滋滋的,感叹道:“刘书记来了,我们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刘书记的这些工作是全国各地千百个驻村第一书记在推进“美丽乡村”发展宏伟蓝图中一个缩影,也是党员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最真实的写照。
责任编辑:张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