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无锡华晶集团的24所分所离开永川后,24所的大本营仍留在永川,直到年,24所搬到重庆主城南岸区,正式结束24所在永川的历史。年后,24所与中国电科第9研究所、第26研究所、第44研究所合并成为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然而,作为军工企业的声光电公司,研发成品除了运用在载人航天、登月探测器、北斗导航等国家重点工程上外,民用市场基本上处于未开拓状态,在培育重庆本地市场及培养本地人才方面,几无建树。
重庆市半导体科技馆 陈超 摄台湾茂德科技进入重庆前,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一片空白。在年重庆打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之时,得到一片质疑。
重庆接下来的发展很好地回应了市场上的质疑。年后,重庆布局了惠普电脑、茂德科技等优秀企业,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笔电生产基地,配套了上下游产业链,一举成名。
发展至今,重庆已拥有六百多家电子信息企业,营收居全国第七。其中手机产量达到1.74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大手机产地;还是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在全国赫赫有名,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逐步崛起。有这样广阔的应用市场,给集成电路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重庆顺理成章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产业。
到目前为止,重庆最大的集成电路芯片聚集地为高新区西永微电园与渝北仙桃数据谷。半导体企业发展到50余家,其中芯片设计有联合微电子、西南集成、中科芯亿达;在晶圆制造上,华润微电子(重庆)、紫光存储芯片、美国万国半导体;在封装测试上,有SK海力士、梁平平伟实业;在原材料配套项目建设上,有奥特斯技改、中欧电子特种气体等项目。
然而,重庆芯片产业链至今只能算是“有”,算不上强,放眼全国,重庆芯片仍处于弱小阶段,几乎处于忽略不计的水平,仅仅在功率半导体这个细分领域,有一定优势。
重庆芯片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封杀中兴及华为以来,芯片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特别是近两年,全国各地均掀起建设芯片项目的高潮,一窝蜂地投资芯片。这样不顾后果的巨额投资,导致各地芯片企业陷入停摆,近一年,就有投资亿元人民币武汉弘芯资金链断裂陷入停运,还有江苏、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五个省至少有六个百亿级别的项目“烂尾”。就重庆本地,投资重庆两江新区的紫光芯片,近期也深陷债务危机,两江新区管委会原计划在项目内增资扩股百亿的计划,业已暂停。
对此,国家发改委已召开新闻发布会提醒各地对芯片投资应谨慎,专家也提醒说:
未来半导体行业的全球化布局和开放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流。
华为老板任正非在《任总在C9高校校长一行来访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
芯片的设计当前中国已经步入世界领先,华为目前积累了很强的芯片设计能力……那么大陆芯片产业存在什么问题呢?主要是制造设备有问题,基础工业有问题,化学制剂也有问题。我们国家要重视装备制造业、化学产业。化学就是材料产业,材料就是分子、原子层面的科学。国家需要出来更多的尖子人才和交叉创新人才,才会有突破的可能。
面对广阔的应用市场,于重庆而言,发展芯片产业,仍然是较好的选择。然,市场上的问题,已多有暴露,巨额投资的芯片企业若营收能力不强,将导致严重的债务危机,避坑的同时得紧跟市场风向,大力扶持如华润微电子(重庆)类、长寿中欧电子特种气体等能解决行业问题的企业,鼓励更多创新,并走好细分市场领域,做到行业一流水平,才能引领重庆芯片产业走上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