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司法行政系统两位业余爱好者合写了一首歌曲《壮美东山》,这首抒情而激越的歌打动了不少人。歌中有“朱德楼、红军冢、誓言同”这样的语句,背后隐藏着一段跟重庆监狱系统有关的故事。
两个业余爱好者的情感共振
记者初听到这首歌时,惊讶于这首词曲均成熟大气的《壮美东山》,竟然出自两位没有专业音乐背景的人之手。作词者彭少文是渝西监狱的副监狱长,作曲者李娟是重庆市司法局工作人员。
东山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境内,早前是永川监狱的代名词,现在有一个著名的景点:茶山竹海。渝西监狱就坐落在东山上,因为条件落后,这里是重庆最艰苦的一个监狱。
彭少文在永川监狱和渝西监狱工作了十几年,对东山极有感情,这位兼具诗人气质的监狱警察,本是去年下半年创作了这首《壮美东山》诗歌,他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后来明白,诗歌的吟诵形式无法表达内里的蓬勃情感,必须想办法唱出来!
他在朋友圈发布了一个求助信息,希望有人帮他谱曲。朋友李娟看到后,也勾起了她的东山情结。李娟是土生土长的东山人,年父亲从云南转业到当时的永川劳改总队(永川监狱和渝西监狱的前身),李娟在东山上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大学毕业后,她分配回永川监狱,又在这里工作了三年,她在这里当过管教民警,当过监区团总支书记,创办了监狱的第一本杂志《东山青年》,“那时还是用手工刻钢板,然后油印,可以想见条件有多艰苦。”
李娟接下了谱曲这个工作。二月份疫情在家隔离,联想到自己在东山的生活经历,以及现在监狱警察们在监狱中封闭执勤的艰苦,李娟的谱曲一气呵成。第一个小样,是李娟的女儿弹钢琴,李娟演唱,技法不那么娴熟,但充满感情。这首歌前半段的抒情回响着李娟的童年记忆,后半段的激越是“疫情当前警察不退”的雄壮誓言。
彭少文说,“如果是专业谱曲人来写,可能水平会更高,但他们对东山没有这份情感,写不出这样的真实。”确实,对于东山,李娟的眷念渗透进骨子里,那里有她的童年记忆和成长故事。她在一篇散文《山人山魂》中这样写道:“拼命、游走、归来、轮回,挣不脱骨子里山的印迹。我,终究是个山里人。脚步一近,山,一个滚烫的字眼,撞伤了我的瞳仁,内心震颤……”
茶园里的“朱德楼”
这首《壮美东山》发表在最新一期的《重庆司法》上,配图是一张监狱警察坚毅的面孔。
彭少文说,这就是一首写给渝西监狱警察的歌,以山代人,他们有山的灵魂,有山的脊梁。这首歌写了两个部分,一是描绘东山的自然美景,二是写东山的故事和精神。
东山有什么样的故事和精神?歌词中有这样一句:“朱德楼,声如钟,红军冢,誓言同”。彭少文介绍说,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朱德到永川视察工作,他来到当时永川劳改总队(新胜茶场),在品尝了众多名茶之后,指着尚未正式命名的“永川秀芽”赞道:“还是这个茶好。”他还亲自授意培育了两大片五角星形状的茶园,并在旁边的两层小楼中听取茶场工作人员汇报工作情况。为了纪念他,后来这栋楼就被命名为“朱德楼”。
彭少文说:“东山有历史,革命先烈在这里战斗过,老红军墓现在是我们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老一辈监狱工作者在这里奋斗过,革命传统在这里代代传承,我们一代代监狱民警,都牢记同一个誓言,那就是维护监狱的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
说起渝西监狱的同事们,彭少文很是感慨,在监狱体制改革后,全国大部分监狱都搬到了城区或交通干线附近,像渝西监狱这样仍然在山上的极为稀少。这里的相关设施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信息化水平比较差,应急处突压力比较大。而山上冬季酷寒,经常下雪、起雾,交通出行也不安全。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批批的年轻人进入渝西监狱,在这里奉献。
他在歌词中化用了郑板桥的《竹石》一诗,“咬定青山紧,扎根乱石中,千击还坚韧,任尔南北风”。东山上有大片的竹海,彭少文以竹喻人来描写监狱民警们,不管承受怎样的压力或困难,都是坚韧不拔不动摇。最后一句“再走长征立新功”道出了民警们保障监狱安全、维护社会安定的初心和使命。
“我们写诗的人有一种情怀,一种对时代的情怀,具体到我个人,就是对监狱工作的情怀。监狱工作中有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他们的付出很多人看不到但又非常重要。我们现在所享受的安全稳定的环境,那是因为有人付出,就像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有人负重前行。”
重庆晚报·慢新闻爆料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