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助推乡村振兴的战略资源,下好人才“先手棋”,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一)拓宽乡村人才来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广阔的干事创业舞台,涵盖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保护、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然而,长期以来,乡村中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人才总体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一支服务乡村振兴的优质人才队伍。
一是挖掘一批乡村本土人才。乡土人才来源于民间,成长于田间地头,作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第一线。他们身怀一技之长、熟悉作物生长规律,生产经营经验丰富,在带领农技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要精准识别、挖掘出这类“土专家”“田秀才”,组建乡村本土人才队伍,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发挥“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农村经济”的人才效应。
二是回引一批在外优秀人才。乡村都不乏外出经商创业的成功人士,他们思想先进、经营管理经验丰富、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乡村条件改善,乡村发展机遇众多,我们要打好“乡情牌”,搭建在外优秀人才“连心桥”,用活“游子”才情,着重回引品德素质较好、报效家乡意愿较强的外出能人返乡,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有效填补乡村经济基础薄弱、缺乏主导产业等掣肘短板。
三是招引一批年轻专业人才。乡村一二三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教育医疗、农业科技创新等都离不开专业人才。基于乡村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科学制定专业人才清单,大力招引补充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通过面向社会招录基层治理人才、乡村振兴人才、定向培养特岗生、“三支一扶”等渠道,引导各类专业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
(二)打通乡村人才发展梗阻,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制度基础。
人才的竞争,关键是体制机制竞争。关键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打通乡村人才发展梗阻,充分激发乡村人才活力。
一是畅通人才成长通道。围绕“育、留、用、储”等环节落实具体工作措施,配套出台人才评选管理办法相关政策,改变“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重科研,轻应用”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解决好对不同类型人才评价标准“一刀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以分类评价为基础,结合各类人才特点,合理设置和使用评价指标,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二是服务人才基本需求。努力为人才提供政务服务、创业服务、生活服务,才能最大程度营造爱才惜人留才的发展环境。地方党委政府要统筹资源,为招引的人才分层分类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社保和创新创业扶持等便利化服务,解决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对返乡创业人才和本土产业人才要开辟绿色通道,优化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多渠道、多途径搭建融资平台,落实税务、保险等优先服务措施,以政府的服务效率换取项目的发展效益。推动专业人才向基层流动,锻造一支能战斗、带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三)坚持“用”为根本,推动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一线。
乡村人才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用好各类人才,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关键作用上,要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当先锋。
对于乡村本土人才,要通过政策探测、机制挖掘,把有致富带富能力的精英选出来、把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用起来,真正让广大乡土人才的能量在广袤的乡村大地充分释放、活力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竞相涌流。对于返乡创业人才,要大力支持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器、工作室的建设,强化用水、用电、用气、用工、用地等基础要素保障,最大限度促成项目落地投用。对于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围绕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农业物联网、农旅融合等新产业新业态,瞄准人才资源短缺和技术短板,着力强化“示范园区+专家人才+农技人员+农民技术员”的产业人才对接模式,通过组建专家服务团、选派科技特派员等方式,制定专业人才对口技术帮扶办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来源/作者:重庆市永川区委组织部秦亮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