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四川广安市广安区副区长黎永兰被男友林雪川施暴致死案在广安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广安市人民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暨附带民事赔偿对犯罪嫌疑人林雪川提起诉讼。在法庭上,被告人林雪川当庭翻供,否认故意伤害黎永兰。该案将择日重新开庭。
据媒体报道,在黎永兰被故意伤害一案的侦查阶段,林雪川在公安机关承认,是自己用左手和右手一起往她的头上打过去,造成了黎永兰的的脑部着地。在法庭上,林雪川改变了供述,称自己忘记了黎永兰是怎样倒地的,在公安机关作出的陈述是警方提示之后的结果。
而早在上周,该案被媒体报道后,林雪川的所作所为便已激起了公愤,特别是当媒体报道其还是一位“慈善家”时,更令人咋舌。
据媒体报道,黎永兰交往了三年的男友林雪川有家暴史,在认识黎永兰以前,他至少离过两次婚,两任妻子都被其长期家暴,最终忍无可忍离婚。
但林雪川善于包装,他把自己包装成“慈善家”,在网上现在仍然可以看到大量当地媒体对林某在环保、教育、慈善等方面的报道,给家乡修村道、捐资助学、鼓励当地中小学生爱护环境等等。
据媒体此前报道,在确认恋爱关系后,林雪川还多次找黎永兰借钱。黎永兰要分手,林雪川以“杀你全家”相威胁。林永川还多次对黎永兰施暴,甚至当着黎永兰多位亲人的面将黎永兰打伤。
对此众多网友评论:“珍爱生命,远离渣男!”
但是,如何能识别出这样的渣男,对其远离。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特访问以及整理了多位婚姻家庭心理学家或在该领域的从业者、研究者的相关观点,总结归纳出了识别渣男的十大宝典。
◆百合佳缘集团首席情感咨询师卢艳霞认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透过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或者日常行为来判断他是否天性存在性虐待或暴力倾向。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淋漓精致的体现了家暴者的明显特质。她将其归纳为“二低”“五高”。
一、“二低”特质
低求知(喜欢简单、不喜欢思考、动手能力强、相信眼睛看到的、性格直爽、易冲动);
低荣誉(对忠诚美德美德没有强烈的需求,喜欢走捷径、用最简单或最低成本解决问题、不在意承诺与诚信、更注重灵活,善于把握机会);
二、“五高”特质
高浪漫(对性和美的欲望。高浪漫的人对性有着强烈的需求、非常感性、注重自己的美也常被美一切所吸引);
高好胜(对竞争和反击的欲望强烈、常常与人发生争执、习惯分对错输赢)。
高认可(对认可有强烈的需求,非常自卑,敏感多疑,常因为外界的一个神态、一个语气,内心便会升起无限连理,倾向悲观主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容易自责)
高运动(喜欢运动、精力旺盛、喜欢透过流汗的方式放松自己,如果压力大、不运动反而会失眠);
高权利(对影响他人有很强烈的欲望、掌控欲强、达到目标主宰者生活、做主导者)
◆国际家庭教育行业协会·家庭教育研究分会会长/认证导师,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郭立群从事有关亲密关系的工作和研究已有30年,在她看来,要识别家暴男,最重要的需要对其做深入了解。
三、深入了解其原生家庭是否有家暴史。
家暴是可以传承的。
暴力并非天生本能,而是学会的,大部分家庭暴力施暴者都有被暴力的经历,尤其是在从小的生活环境中。有一个群体叫“目睹儿童”,他们可能自己没挨打,但目睹了父母之间的暴力行为后,他会觉得暴力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
施暴者往往或还存在一种投射心理,比如他打你是为了让你为另一个人还债,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目睹了父亲或母亲遭受了暴力或冷暴力,他那时候想帮忙但无能为力,长大后便用家暴的行为来进行心理补偿。
四、深入了解其自身是否有过家暴行为。
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之分。如果他曾经在亲密关系中有过家暴行为,如果没有得到过有效的心理疏通,他将再次在亲密关系中实施暴力行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杨寅曾如此解释这个现象:
当人做了某一行为而得到肯定/奖励/强化时,他会更多地重复、强化这个行为。暴力行为本身就会带来对施暴者的获益:比如打完人,压力或情绪痛苦得到了渲泄和缓解,这属于一种内在的“奖励”。
暴力这种攻击性行为,在正常有效环境里,会被制止、被惩罚。而在失效的环境里,譬如家暴不会得到惩罚的情况下:受害人保持缄默,甚至认同攻击者,那么施暴者就没有行为消退诱因,会持续甚至加倍进行。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经在某娱乐节目中在谈到“如何一眼识别渣男”时,以一起男性“情杀案”为例,她提出了要注意性格极端的男性。
五、边缘型人格和被动攻击型人格
人格不太正常的有十多种,有两类是属于性格极端。
一个叫边缘型人格,他好的时候特别好,说急的时候就急,所以他是在一个界限的两边跨来跨去,这叫边缘性人格,它也被称作叫爆发型人格。
一种是被动攻击型人格。被动攻击人格他的特点就是比较压抑,他在人面前,其实他很恨你,但是他要跟你一副笑脸,他很不想跟你说话,可是他又怕咱俩在一块呆着没话说,使劲说。就是他的表现和他内心完全不一致。
◆女副区长黎某被男友林某家暴致死案医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闻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