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重庆市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作推进暨培训会在巫山县举行,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重庆巫山脆李等9个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截至目前,重庆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达到62个。
今年巫山脆李产值有望达到15亿元
今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有马喇湖贡米、涪陵青菜头、巫溪独活、巫山脆李、奉节脐橙、丰都锦橙、二圣梨、太和黄桃、铜梁莲藕。
巫山县果品产业发展中心是巫山脆李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该中心副主任黄明介绍,年8月,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印发了《脆李、脐橙、龙眼荔枝三大水果产业发展方案》,提出了以巫山县为核心区,包括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万州区、开州区等6区县集中建设“巫山脆李”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年建成巫山脆李品牌种植基地70万亩,年建成总面积达85万亩总产量万吨的中国南方脆李第一品牌。
“目前全县脆李种植规模达28万亩,遍及22个乡镇,挂果面积10.7万亩,惠及农民5万户,带动贫困户户脱贫致富。”黄明预计,年巫山脆李产量10万吨,产值达15亿元,成为增收致富的“中华名果”。
来自巫山县曲尺乡朝阳村果农王祖保说,他家有七八百棵李树,大部分已挂果,今年的价格每斤在15元——20元,已经卖了5万多元,预计销售完有10来万元的收入。最远的卖到黑龙江、新疆、西藏、海南等地。
重庆共有地理标志农产品62个
近年来,重庆坚持成熟一批、发展一批、培育一批、挖掘一批的发展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农产品标志登记申请受理审核工作,登记保护数量不断增长、品类不断丰富。在已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的6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中,经作类产品28个,蔬菜产品22个,畜牧类产品7个,粮油产品4个,渔业产品1个。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安监处处长陈朝轩说,重庆围绕特色资源发掘、特色产业发展和农耕文化发扬,多措并举,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品牌。在20个市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有9个产品是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有涪陵青菜头、奉节脐橙、巫山脆李、江津花椒4个是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石柱黄连、荣昌猪和永川秀芽等正在申报中。11个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中有6个、3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有11个是农业农村部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6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均为重庆名牌农产品。
同时,深挖地理标志农产品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讲好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故事。巫溪洋芋成功进入全国首批个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之一,江津花椒、彭水苏麻、石柱莼菜、渝北梨橙4个产品入选全国3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首部大型纪录片《源味中国》,在央视播出。开展了江津花椒、彭水苏麻、巫溪洋芋、梁平柚、白马蜂蜜、巫溪洋鱼、接龙蜜柚等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工作。
力争两年后地理标志农产品产量破0万吨
陈朝轩表示,争取到年,重庆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数量达到个,产量突破0万吨。特别是6个主要农业区县要实现“零突破”。
农业农村部门将建设保护一批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地,用5年时间打造2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产品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显著增加,产品生产经营者特别是农户收益显著提升。
此外还要打造叫响一批“乡土”区域品牌,在总结涪陵青菜头、奉节脐橙、巫山脆李品牌整合经验上,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条件,对涪陵龙眼、茶叶、再生稻等特色产业进行品牌资源整合,切实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区域公用品牌。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