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温暖的城堡,
生命里每一个日子,
都因它美丽而有意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发挥家庭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良好家风,推动城市提升中的重要作用,永川区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的活动,涌现出一批在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孝老爱亲、书香润德、勤劳致富、热心公益、等方面事迹突出、感人至深的先进家庭典型。
“茶竹姐妹”开通“最美家庭故事”展播栏目,将陆续为大家展播获得永川区“十大最美家庭”称号家庭的故事,希望他们的家庭故事能带给你奋进的力量。
李泽华家庭
“我还真没见过哪个老年人91岁了,还进KTV唱歌,你可是 个!”家住永川老城的李玉霞说,每逢家里亲人过生日,聚餐后都会有一道特别的程序:去歌城唱歌。今年也不例外,当他们陪着91岁父亲李泽华一同去唱歌时,引来卡厅老板赞叹不已。当然,这背后折射出:社会主义新时代,九旬老人与子女们共享天伦、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
李泽华,离休干部,年10月26日生于永川,中共党员。他19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野战军,年参加了解放战争,年参加了 。在部队担任文化教员、排长、副连长和侦察参谋等职。年转业到地方,先后任原永川国营联芳饭店经理、原永川市招待所书记和所长,离休至今。他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夫妻俩养育了4个女儿,全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互敬互爱,深受邻居和社会好评。
活到老,学到老,阳光生活
据李泽华的大女儿李玉霞介绍,父亲坚持着“宝刀不磨定生锈,人不学习定落后”观点,离休以来,仍坚持学习,与时俱进,保持着一名党员的本色,思想上不落后,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发展。他把学习作为自己永恒的追求,学习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他视力很好,不用戴眼镜,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收看新闻,及时了解时事,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父亲多才多艺,琴棋书画爱好广泛,热爱吹口琴、业余创作诗词和绘画、练习书法。
今年春节,李玉霞写打油诗《赞老爸》:“老爸九十不显老,吃饭走路都很好。坚持看书又看报,思想品德很崇高。老爸是个好干部,为党为国奋斗过。朝鲜战场车翻倒,幸好苍天把命保……如今党的政策好,党建工作月月搞。老爸心里没烦恼,老干局里乐逍遥。”
李泽华说:“党和人民给予我很多,我非常满意、非常知足,只要还活着,就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离休至今近30年来累计创作诗歌千余篇,主题大多是歌颂党和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他希望“余热生辉,老有作为”,用作品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虽然年事已主,但他积极参加离退休干部各项活动,参加区委老干部局离退休党支部学习,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年的老干部迎春座谈会上他代表离休干部发言,获得一致好评。年李泽华被区直机关评为“ 共产党员”。女儿作诗云:“老爸官职几十年,清正廉洁不搞钱;两袖清风干革命,祖国江山记心间。老爸脑子不糊涂,反腐倡廉天天读;口诛笔伐会上讲,老干局长把他扬。”
同甘苦,互敬爱,和谐为家
在李玉霞的记忆中,父母一直和和气气的,从来没有红过脸。母亲杨功先小父亲9岁,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做事大方得体,深得父亲之心。杨功先上早班李泽华送,下晚班他去接,几十年如一日。早上起床,夫妻俩一人洗衣、一人煮饭;下班回家,李泽华挑水、劈柴,杨功先煮饭弄菜;晚上等孩子们睡了,李泽华还给孩子们缝补弄破了的衣裤,教会了孩子们缝被子等。李泽华常教育孩子们:“不是我的不伸手,不该得的不强求;多做好事多行善,幸福感在心里头。”耳濡目染之下,女儿们均正直善良,知书识礼,无不良嗜好。大女儿李玉霞也和父母一样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主持聚会、仪式,出口成章,十分出色。
在李玉霞等姊妹心中,父母亲是唯美爱情的典范,她们公认“老妈天生就丽质,老爸喜爱如十指。能歌善舞爱文艺,随军家属她 。老爸老妈很恩爱,出门挽手并肩迈。相亲相爱度晚年,夫妻白头笑开颜。”
等到生活条件好点了,李泽华和妻子还给女儿们买存钱的保险,每年一家人一起出去旅游一次,储存了许许多多的欢乐。
家中不管谁过生日,都要聚餐、进KTV唱歌。杨功先70岁生日时,年近80的李泽华为她唱了一首《两只蝴蝶》,引来亲朋好友一片叫好!李泽华家有五集幸福家庭碟片,每一集都记载着全家人的喜悦,比如:KTV唱歌、大型聚餐、旅游等等。年1月26日杨功先突发心肌梗死去世,全家人悲痛欲绝。李泽华怀着沉痛的心情特写诗《永远的怀念》悼念爱妻,令人潸然泪下。“……互敬互爱几十春,探亲访友不单行。生活情趣一个样,经常携手走歌城。功先离我赴九泉,祝她一路都安然。阴阳隔离不相见,但愿梦里共团圆。”
言行教,子女孝,幸福美满
李泽华年转业到地方,对党、对人民、对家庭忠心耿耿。夫妻俩工作兢兢业业,教导女儿们:“人无志而身不贵,不学无术没作为。蹉跎岁月终后悔,光阴似箭永不回。”
李泽华为官几十年,两袖清风,夫妻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熏陶着女儿们,引导她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善良、 、尊老爱幼的好公民!4个女儿十分心疼父母,年前,每周家庭聚会一次,时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发现不适,医院。
年夏天,李泽华生了一场大病,医院医院,妻子杨功先带着多病的身体一起到重庆,几个女医院照顾父母, ,经过医务人员和全家人的共同努力,把李泽华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年,杨功先因病去世,李泽华常住小女儿家。每当区老干局组织活动,就由大女儿陪同参加,姐妹们戏称大女儿是父亲的“外交官”,若大女儿有事,由其他女儿接替;二女儿会开车,经常开车帮忙接送父亲去目的地;三女儿见到父亲喜欢吃的东西,就帮着买来送去;小女儿照顾父亲平时的生活起居。随着父亲年老,大病不犯小病不断,他们现在每周二、周五聚会一次,吃饭、聊天、唱歌、娱乐,其乐融融。在李泽华参加老干局的活动时,李玉霞就帮着拍照、制作美片影集等,记下父亲和其他老干部活动的美好时刻。
至今母亲杨功先去世近两年,父亲床头墙壁正中仍然放着母亲大幅遗照,见证着夫妻俩结婚61年的温暖爱情。为了告慰母亲,去年4月,李玉霞写诗:“妈妈离我而远去,常常思念在梦里……晚辈永记旧音容,望母归春情无尽。妈妈走好您放心,爸爸我们会关心。聚餐娱乐歌城去,幸福美满人康宁。”
“我们都是各尽其孝吧。”李玉霞说,几姊妹都很平凡,她和二妹、三妹均已退休,老四原政府招待所上班,现在家专门照顾父亲。
听说每周聚会两次,或许你会以为他们住处距离很近。其实,李玉霞说,她住老城体育馆附近,老二住荷塘月色,老三现住永青桥附近(已在新城买了房),老四住在红河枫景。“我坐就去二妹家,坐就去父亲家了……”亲情没有距离。一家人聚会时,谁有空谁做饭,谁平时辛苦就让谁休息一下。而李泽华也对女儿、女婿,外孙、外孙女、曾孙等呵护有加。他们夸李泽华“老爸是个好外公,孙儿孙女到家中,笑弯眉头笑弯腰,幸福生活乐逍遥。老爸是个好祖祖,曾孙曾女他都有,四世同堂不容易,天伦之乐在心头。”如今,李泽华家,四个女儿,加上外孙外孙女等成家立业,全家有20余口,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大家庭。
后记: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李泽华家庭见证了祖国发展的风风雨雨,一家人热爱学习、和睦相处、父慈子孝、阳光生活。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家庭生活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用自己的真诚和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家庭的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家庭美德,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