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昨天,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获悉,重庆正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到年,主城都市区规划建成“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的轨道交通体系,轨道交通总里程约公里。
出行新方式
轨道交通成日常通勤交通工具
前天早上8:20,家住江北花卉园附近的张莉在家中吃完早餐,出门乘坐轨道6号线,20分钟后顺利到达公司。
“自从6号线开通后,我就没开车上班了。”张莉说,她在小什字附近上班,原来也开车上班,早上8:00出门,从家里到公司需要40分钟左右时间,遇上下雨或一些突发情况,用时会更久。现在乘坐轨道交通上班,可以比以前晚20分钟出门,还不用担心堵车。
在城市不断快速发展过程中,交通拥堵问题越发突出。
如今,随着重庆轨道交通线路逐年增多,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截至目前,重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公里。今年全市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已达万人次,日最高客流量达万人次。
提早有谋划
科学谋划实施轨道交通发展
所谓轨道交通,是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主要包括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轨快线)、城市轨道等。
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也是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依托轨道交通,可以解决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挤、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秩序混乱,以及物质流、能量流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板块组团之间联通不畅、需求矛盾加剧等问题,统筹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绿色城市、智能城市建设。
为科学谋划实施轨道交通发展,近年来,重庆一直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
目前,重庆正加快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轨快线)、城市轨道“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
擎画新蓝图
轨道交通总里程约公里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范围、体量有多大?市住房城乡建委给出了答案。
据介绍,“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范围包括中心城区9个区和主城新区12个区(涪陵、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大足、璧山、铜梁、潼南、荣昌)。其中包含了中部历史母城、东部生态之城、西部科学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面积2.87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万人,构成重庆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核心载体。
据市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介绍,未来我市将强化轨道交通对西部(重庆)科学城、东部生态城等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域及主城新区重点城市的服务保障,以“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推动璧山、江津、长寿、南川率先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形成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中心城区功能向外扩散的重要传接点;有力提升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万盛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形成主城都市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中心城区功能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传递的战略支点;有力推进荣昌、铜梁、大足、潼南立足自身优势加快特色发展,发挥连接城乡、联动周边的桥头堡作用。
截至目前,主城都市区运营及在建轨道交通规模达到公里。其中,运营及在建铁路里程约公里,在建城轨快线2条、63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8条、公里,在建线路共13条、公里。在建规模达历史之最,“十四五”期间将按照市政府关于轨道交通发展立足“+”、谋划“+”。
到年,主城都市区规划建成“一张网、多模式、全覆盖”的轨道交通体系,主城都市区轨道交通总里程约公里。其中,干线铁路约公里(高铁约公里、普速铁路约公里)、城际铁路约公里、城轨快线约公里、城市轨道约公里,实现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引领城市发展格局。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黎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